第九章 大山之缘(1/5)

第一节伯伯上山挑铺盖

初中毕业那年,中考的作文题是《路遇》。我写的是我和我的一个同学吵架之后互不理睬对方,若干年之后路遇,双方冰释前嫌。由于立意没有高度,结果得了很低的分数,痛失了进浏阳一中读书的机会。

初三的语文是郑席武老师教的。就在毕业考试前一个月,浏阳市镇头区和北盛区共同组织的语文比赛,我得了第一名,五十分的作文评了四十九点五分。郑老师做梦也没想到,我的毕业作文会考得这么糟糕。

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一直在想,那个作文题目到底应该怎么做呢?当时有没有更好的题材去表达中心思想呢。直到郑老师去世,我才意识到自己浪费了一个大好题材。

我和郑老师一个姓,但是素昧平生。论辈分,我是“珍”字辈,他是“席”字辈,我就这样一直叫他伯伯。我爸爸姓何,老家在汩罗。五十年代初,我爸爸随母下堂到了浏阳,随养父姓了郑。我爸爸的养父虽然姓郑,但他与郑老师的祖上没有一点血缘关系。我爸爸没有哥哥姐姐,只有弟弟妹妹,因为读书这件事,郑老师成了我最亲的伯伯。

我家离郑老师的家有0多里地,我读完小学了也没有见过这位后来叫他伯伯的老师。我爸爸其实与郑老师也不熟,平时没有打过什么交道。直到有一天,我爸爸突然告诉我,说我要转到林场学校读书去了,还说郑老师来到我家,帮我把铺盖都已经挑到林场学校去了,我从此以后可以读寄宿了,我才知道有这么一个有能耐的好心的伯伯。

当时对于我来说,解决寄宿是个大问题。我家住在湖南浏阳一个叫黄茅尖的山上。那里山高林密,交通不便,一日三餐吃红薯。我读书的时候,山上只办初小,高小就是在山下读的。小学毕业的时候,我们山上有两个同学被浒溪学校录取了,我是其中之一。从我家山上走到浒溪学校得走里多地,其中有里多地是山路。每天天没亮就得起来做饭吃,然后打着火把去对面叫上那位同学和我一起去学校。由于路途遥远,天不亮就出发,走到学校门口的时候,上课铃就已经敲响了。放学以后,得爬山回去,到了山脚下,又得摇火把才能看见路。每天这么辛苦的来回之后,晚上就非常疲惫了,根本打不起精神来温习功课。我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上一个星期学之后,那位同学的母亲患癌症走了,他也就辍学了。从此,我就只能一个人去上学了。记得有一次,我正在路上走,一头狼突然冲了出来站立在山间小溪,还好它没看见我,却把我吓出了一身冷汗。我爸爸因此非常担心我的安全和学业,他到处求人跟学校领导讲情,要他们安排我寄宿,但学校说没有这个条件,无法安排。

有一天,事情终于有了转机。我父亲到山下办事,回来的时候,在路上遇见了一个姓宋的先生,他来我们山上砍柴。山上人烟稀少,村民们遇到陌生的人都很热情,能够请客人到自己家里吃一顿饭,家里一下子就热闹了许多。我爸爸也是这种好客之人,和宋先生聊着聊着,就请他到我们家吃饭。席间,我爸爸又情不自禁地为我上学的事情唉声叹气。可巧的是,郑老师和这位宋先生正好是邻居,宋先生知道郑老师在林场学校教书,他特别认可郑老师的为人,回去以后就马上把这事告诉了郑老师。因为跟郑老师不熟,我爸爸当时对这件事情也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后来才了解到,郑老师当时在林场学校也只是一个普通老师,在林场学校教数学。他得知我的情况以后,不仅马上帮我做通了学校校长的工作同意安排我寄宿,而且还亲自上我们家来帮我挑铺盖。我爸爸说,这样的大好人,走遍天下也难找啊。我爸爸当时激动得不知道该怎样来表达感激之情,叫我马上喊郑老师为伯伯,谢谢伯伯。

去林场学校报到的时候,我爸爸叮嘱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否则就对不起伯伯的这一片情意。去了林场学校以后,我再也不用每天来回奔波,自然也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伯伯担任我的历史课老师,看见我认真学习,甭提有多开心,经常表扬我。我各科总分得了全班第一,我的班主任朱老师就说我是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

早两年,我建了一个林场学校的同学群。通过与同学们聊天,我才知道,那个时候,寄宿生的名额是很难争取的,很多同学都对我们寄宿生羡慕有加。因为我在学校叫郑老师为伯伯,无论是学校的老师还是同学,都以为我是郑老师的亲侄儿。林场学校不办之后,我们又转到金鸡湾中学读初三,学校住宿条件更加紧张,为了给其他同学创造寄宿条件,伯伯叫我和他睡一张床。伯伯经常回家帮家里干点农活,我一个人住的日子多,我的住宿条件比哪个同学都要优越。在初三的最后一个月,伯伯每天早上还蒸一个鸡蛋给我补身体,虽然是用菜油蒸的,我不太吃得习惯,但我还是非常感动的。要知道,那个年代有几个家庭每天吃得起鸡蛋,我们家只有生日才有鸡蛋吃。周末,我就去帮他家做点力所能及的农活,顺便蹭个饭吃。这更让许多同学羡慕万分,觉得有伯父的孩子真好。

由于我在林场学校得了一场大病,初二下半学期我有三个月没去学校上课,成绩一下子掉了不少。初三那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泥巴墙的记忆】最新更新章节〖第九章 大山之缘〗地址https://www.xsdd.net/407/4077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