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大山之缘(2/5)
我努力追赶,还是只考上了浏阳七中。主要原因还是我在《路遇》那篇作文上摔了个大跟斗。面对这个成绩,我一直对伯伯心存愧疚,忐忑不安,辜负了他对我的关心和栽培。
浏阳七中就在伯伯家的对门,我初中毕业以后也经常去伯伯家里做客。他们全家人待我都非常好,他的四个子女与我家四姊妹的关系就如同亲兄弟姐妹一般融洽。我上高中的第二年,他的女儿考上了湖南师大数学系,这对我的影响很大。我喜欢语文,也想有一天能够考上湖南师大中文系。可是我在高中的成绩一直不好,高二参加预考就被刷下来了。当我想放弃学业的时候,我又想起了伯伯对我的关怀和期望,想起了自己在初中担任学生会主席的辉煌,想起了朱老师称我为“山沟里的金凤凰”的鼓励,觉得我没有理由沉沦下去。于是又鼓足勇气回到浏阳七中读高三,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湖南师大中文系。
我上大学以后,伯伯被调到浏阳五中教高中语文。他被评为全国高中优秀语文教师以后,将全部奖金作为特殊党费交给了中共中央。伯伯作出这个决定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他读高中的时候,就是浏阳一中的尖子生。成绩非常优秀,还担任了校学生会主席,受到过时任团中央书记***的接见。因为家庭出身不好,他虽然参加了高考但不给他的试卷评分,所以大学注定与他无缘。高中毕业后,为了生存,伯伯只好跑到江西的大山里去烧炭。伯伯说,改革开放以后,他由民办教师变公办教师,还得到“全国优秀教师”这么高的荣誉,他的内心确实是非常感谢党、感谢这个时代的。我觉得,他能获得这一荣誉,也是当之无愧的。他经历了那么多人生苦难,他才会对于像我这样非亲非故的人倾注这么多无私的爱,因为在他的内心,他总是希望我们不要再有他那种苦难,他把这种爱给了我和他所有的学生,只是我享受的这种爱比其他学生更甚。
我爸爸的家庭出身也不好,加上养父不支持他读书也不支持他教书,他只能在交通不便的穷山村做一辈子苦力。那个特殊年代共同的记忆,也让伯伯与我爸爸从我进入林场学校开始就成为了互诉衷肠的特殊兄弟。
我大学毕业以后,本来想去伯伯任教的学校教书。到那里以后,我看到想去那里的毕业生实在是太多了,就改行去了国有企业。后来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好,我想转行教书。而此时伯伯已经是浏阳五中的一把手了,他要进一个湖南师大中文系的人并不难,可我真的不好意思再给伯伯增加麻烦了,始终没有开这个口。
后来我自学法律,四十一岁的时候从国有企业出来改行做了律师。0年,我在岳阳市购买了一套三室两厅的新房。为了表达我对伯伯的感恩之心,我邀请伯伯、伯母到我家小住了几天。我还把他在岳阳的学生都叫过来一起聚会,同学们都对他非常尊敬,大家相聚甚欢。
伯伯对我的爱一直温暖着我的人生,每当我遭遇人生逆境的时候,都会给我力量和勇气。我在想,假如我爸爸当年没有在路上遇见那位宋先生,我和伯伯之间的故事就不会发生,我的人生也完全可能是另外一番景象。当年我没能在初中毕业的时候给伯伯交上一篇及格的《路遇》的作文,今天重写《路遇》,伯伯已经不能再为我批改了,我只能以此寄托对伯伯的哀思。
第二节姑侄对话油茶林
高中毕业三十周年前夕,我突然接到教我英语的张蔚娜老师的电话,说什么要向我赔礼道歉,这真让我羞得要往地缝里钻。我马上意识到,是我的一篇小小的文章闯下“大祸”了。
在此之前,应傅芳觉老师之邀,我曾经写过一篇回顾高中生活的短文,草草成篇,发表在傅老师出版的《教学相长集》上。后来,傅老师又将这篇文章再版了一次。文章提到了当年高三的英语老师不让我进教室一事且此事对我敲开大学之门产生了巨大的激励作用。
张老师当时为什么不让我进高三读书呢,这事说起来有点话长,且听我慢慢道来。
我在浏阳七中读高中一、二年级的时候,成绩非常差,除了语文和政治以外,其他功课基本上都是不及格的。当时班上六十个学生,我的排名是第四十九名。在那个大学很少的年代,这个成绩基本上是没有希望读大学的。尤其是我的英语,基础特别差,影响了我对于整个功课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当时,浏阳一中、三中、六中实行的是三年制,我们普通中学实行的是两年制。在两年制高中的预考中,我也记不清打了多少分了,反正离分数线差了一大截。预考之前一天晚自习,我们班发生了我和另外三个同学在教室里打扑克牌的事件,被班主任宋老师抓了个正着。这事虽然对第二天的考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这个不是问题的根本。我不是个非常调皮的学生,之所以会参与到这个事件中去是因为我对于那次预考毫无信心。没有通过预考以后,我的内心很彷徨,不知道人生之路下一步该怎么走。混沌之中就开始看那些乱七八糟的,父母不让我看,我就偷偷躲进被窝打着手电筒看,结果一个晚上就把我1.5的视力搞成中度近视了。
当时处于普通中学由两年制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泥巴墙的记忆】最新更新章节〖第九章 大山之缘〗地址https://www.xsdd.net/407/407789/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