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特色文化(3/6)
给人鼓劲的号子,它最初的意思究竟是什么呢?如果说是缘于给机动车加油,那这个词产生的时间就非常晚。因为机动车在中国普及的时间很晚,这个意思的引伸又很直接。
简小彬在他的短篇《悠悠水碾房》中认为,“加油”一词出自榨油作坊,是榨油作坊里的劳动号子。几个人喊着号子,撞钟似的一用力,榨出的油才能加进接油的容器里。听起来似乎有点道理。
有个历史传说,说的是张之洞的父亲为读书人的学习加点煤油,这个说法倒也蛮有道理。清朝嘉庆年间,有一个举人叫张锳,他为官三十余载,一生最重视的是教育。他在任期间,每到午夜交更时分,都会派两个差役挑着桐油篓巡城。如果看见哪户人家有人在挑灯夜读,就从油篓子里舀上两勺子菜油,加在油灯里,然后鼓励他好好读书。当时点灯耗油,很多穷人家,连这两勺菜油都珍惜得不得了。张瑛的第四个儿子就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张之洞。
在浏阳西乡,人们为“加油”另外创造了一个两个字的词汇,叫“放shi”。由于西乡话的同音字太多,语调也经常不分,这个词汇的两个字到底是怎么写的怎么读的,大家众说纷纭。
我理解西乡话里的加油就是“放屎”。我小时候,遇到考试成绩下降,爸爸妈妈就会说:这个成绩要放屎搞啊。我就明白是要我加油学习。我们小时候也在煤油灯下面读书,爸爸妈妈也给我的煤油灯加过油,为什么这里的人不说加油要说放屎呢,因为他们每天和庄稼打交道,他们知道给庄稼施肥庄稼就会长得快。他们认为给庄稼放屎和城里人给机动车加油是一个意思,他们就创造了在劳动中创造了这个有别人城里人的词汇。
我的观点立即遭到我父亲的反驳。他老人家反问我:“你小时候吃饭吃得慢,你妈妈会跟你说,“放食恰(恰是吃的意思)啊”。难道你妈妈会叫你在饭里面放屎吗?我认为他老人家讲的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饭本身就是食,还要放什么食,难道是指要给添加一次饭吗?妈妈说的也只是要我抓紧时间吃,加快速度吃啊。
也有人说,西乡话里的加油应该用的是“放肆”这个词。既不是放食恰,也不是放屎搞,而是放肆搞。这个观点我是完全不赞成的。“放肆”一词出自《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中的“越加放肆,自谓得意”,指任意作为,不加拘束。如果西乡话说放肆搞,就是要你做事情任意作为,不加拘束的乱来,那完全把意思理解错了,那就完全没有半点表达加油的意思。
一名姓张的网友给我发来信息,他的观点是“放势”,是放开架势,摆脱势力,尽全力干下去的意思。这也不无道理,也是一种说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嘛。既然是一句口语,大家想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反正知道那就是现代汉语里“加油”的意思。
后来我反复琢磨,我认为,西乡人说的加油应该是“放矢”。矢是弓箭,放矢的意思就是射箭,有的放矢就是鼓励你像射箭一样瞄准目标射过去。有的文化内涵在里面。西乡话问你到哪里去用的是“到何址去”,这里面的“何址”用的就是古文,体现了一点文化素养。当然,如果解释为“放矢”,那与张之洞的父亲给读书人加煤油的意思就相距甚远了,他老人家是鼓励读书,我们的“放矢”是鼓励人们做任何事既要集中注意力,也要注意用力的方向、用力的大小。这反而与那位家主张的榨油坊喊劳动号子“加油”的本意有点神似。
可是更大的反对我的声音出来了,说“fangshi”一词根本不是你们西乡人发明出来的词汇,甚至不是你们浏阳人创造的词汇,我们整个湖南的人可能都在讲fangshi。
没错,确实大家都在讲fangshi,但这个词只存在于口语之中。中国文字的同音字太多了,谁也不知道这个fangshi到底是对应的哪两个字。那我这个浏阳西乡人就来大胆给它一个书面词汇“放矢”吧。用这个词汇代替“加油”这个词,这个总算我们西乡人对于口语文化的贡献吧,哈哈。
我们西乡人的精神就是敢闯敢干,一旦目标定下来,就制定出详细的计划,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既然这样,那我们还犹豫什么,放矢搞吧。
第四节乡骂
中国的骂人文化很发达,蒋介石爱骂“娘西皮”,成为标准的国骂。
谈到浏阳西乡的方言,我们不能不探究探究西乡的骂人文化,说起来也颇有一番滋味。
西乡人骂你不切实际,只爱空谈,就说“搞尽空咯”。搞者,干也。尽,就是全部的意思。“咯”当然是语气词。一句“搞尽空咯”表达了他对你做的一些事情毫无意义的一个评价。他们骂你骗人,就说你“骗尽人”,意思是说你到处行骗,你说的话句句是骗人的。还有人骂那些说谎话的是“下醒血”,这在外地人听来就完全不知所云了。他不是说你流下了血很醒,而是说你骗人骗得很离谱,你说的话让人一下就清醒过来了,知道你在骗人。
西乡人说你不够聪明,说你是块“尽精肉子”或者说你“精不搭肥”。这里的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泥巴墙的记忆】最新更新章节〖第八章 特色文化〗地址https://www.xsdd.net/407/407789/8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