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绿色经济(6/6)
也去采摘过,但已经记不清那个中草药的名字了。如果不是黄茅尖上有中草药,我一个七岁的孩子怎么可能挣钱买衣服。
今年五一节,我一个初中同学得知我在黄茅尖,便问我黄茅尖有没有牛头刺。她小时候得过肝炎,就是用牛头刺治疗好的。我家屋前屋后到处都有牛头刺,但这个季节还没有果实,我答应她把牛头刺培育好,等到收获季节再给她送去。
我家围墙外还有两棵很大的枇杷树,每一棵都结满了枇杷,已经开始成熟了,再过十多天就可以采摘。父亲说枇杷是适宜在黄茅尖生长的树种,还要多栽种几棵。枇也是美味的水果,枇杷叶还可以做中草药,我儿时喝过的中草药就有我家枇杷树上摘下的叶子。
06妈妈爱煎白肉笋
黄茅尖的竹子很多。中间那个队叫斑竹队,那里有一座山,生长着成片的带着斑痕的竹子,像极了君山的岛上的湘妃竹。传说那竹子本来也是楠竹,只因一对痴情男女不能团聚流下了相思泪,楠竹之上才增加了一层眼泪的斑痕。斑竹长出的笋子比楠竹的笋子要小很多,但比白米竹笋和皇冠竹笋要大很多。我们家要么吃楠竹长出的大笋子,要么吃白米竹和皇冠竹长出的小笋子。斑竹笋因为粗糙难吃,无人问津。
记忆中最好吃的笋子叫白肉笋。春雨一来,它就从黄色泥土中冒了出来,又称“黄泥拱”。它的肉质细腻,纹路清晰,水分充足。今年清明节的时候,我爸爸从山上挖了好多白肉笋回来,我妈妈最喜欢把白肉笋放在铁锅里用茶油煎,煎出来的白肉笋又脆又甜又嫩。前来做客的同学们终于忍不住放弃了斯文,嚷着要我妈妈再炒一碗上来。我也很多年没有吃过妈妈煎的白肉笋了,这一番吃喝,又拾起了儿时的味道。。
我们家的竹山有六十多亩。当年种梯田的时候,我家需要大量的竹子从山间引水进田,同时家里还要为了收割红薯和稻谷而加工很多竹制品,我家的竹子因此只能自给自足。
现在黄茅尖的竹子越来越多,本地没有竹器加工厂,竹子已经泛滥成灾,村民们渴望出现一个竹器加工的公司来收购。这里的春笋很多,完全没有找到销售渠道,只能让笋子长成竹子。这里的冬笋也有很多,过去有几个会挖冬笋的村民,如今却没有一个会挖冬笋的人了,大量的冬笋浪费在山里,不能变成餐桌上的美味。没有开发的地方才是发展潜力很大的地方。黄茅尖物产丰富,公路网已经接通,亟待有识之士前来开发。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泥巴墙的记忆】最新更新章节〖第七章 绿色经济〗地址https://www.xsdd.net/407/407789/7_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