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35/www.xsdd.net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35/www.xsdd.net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第十章 圳里搓(3/5)_泥巴墙的记忆_最新顶点小说网

第十章 圳里搓(3/5)

水田收一点租金。他们从山林里收获点茶油用于自己生活。日子过得很艰难。

黄茅尖上有一个二十七岁的小伙子,他叔叔和婶婶住在烂泥湖。他婶婶的侄子赖先生则住在这个小伙子家的屋场下面。这个小伙子的婶唧到赖先生家去的时候,要从我老外婆家的门口经过才能上山。终于有一天,他婶婶得知了我奶奶守寡的情况之后,便托人上门来说媒,说我奶奶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生活不容易,要我奶奶和这个小伙子成个家。

这个小伙子叫郑光华,住在黄茅尖的半山腰。他是人家的养子,养父母已经不在人世。家里没有水田,只有一块茶山。住房有四间,都不大,我奶奶带着我爸爸兄弟俩过去,勉强能够住得下。

我奶奶对这个小伙子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看好,黄茅尖是个交通很不方便的地方,一般的女人都不愿意嫁到那个山上去。但我奶奶与这个小伙子见面之后,被这个小伙子英俊的外表吸引了,这桩婚事马上就成了。

双方没有举办任何仪式,也没有请亲戚朋友见证。领了一张结婚证之后,我奶奶就随郑光华上了黄茅尖。

我爸爸和我叔叔就随母下堂,也到了黄茅尖。郑光华成了我爸爸的继父,我爸爸改姓了郑。



黄茅尖是楚国大夫魏熹生活了四十六年的地方。我爸爸在楚国大夫屈原尽忠的地方出生,又到楚国大夫魏熹成仙的地方生活,他的命运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样,与楚字如影随形。

我爸爸的姓氏改变也很有意思。我爸爸原来姓何,“何”字与“河”字同音,正好切合了我爸爸出生地汩罗江边的“河”的特点。我爸爸后来改姓郑,“郑”与“圳”虽然在普通话里有前鼻音与后鼻音的区分,但在湖南方言中是完全的同音字。更巧的是,这个“圳”又切合了我爸爸后来住的这个山村里面能够常见到的水沟的称呼。这个名字中间的那个“立”字的音调在念我爸爸整个名字的时候就变成了“里”字的音调,读第一声。于是“何立”就变成了“河里”,“郑立”就变成了“圳里”。“楚”字在西乡方言里的读法就更有意思了,“楚”字与“搓”字本来是完全不沾边的两个字,但在黄茅尖的方言里完全同音,都读“cu”的音。经过一番方言的演绎之后,“郑立础”便成了西乡方言里的“圳里搓”。“何立楚”又变成了西乡言里的“河里搓”。于是黄茅尖的邻居就开我爸爸的玩笑说,你这个名字就取得好啊,如果你是一件衣服,被人拿到河里搓了以后又拿到圳里来搓,就会搓得蛮干净的。你是一个人的话,被人河里搓一下,圳里搓一下,那可是遭罪的命啊。

过去,浏阳西乡人洗衣服不像现在这样放进洗衣机里面洗,而是把衣服放进水里泡了之后,再在衣服脏的地方涂上肥皂或者洗衣粉,放在一块石板上用衣刷子使劲地刷,如果发现还没有干净,再用手使劲的搓,感觉到搓干净了,就放进水里把脏水泡出来倒掉,把衣服的水分拧干,然后再拿去晾晒。这个过程就叫做“搓衣服”。

我小时候就经常喜欢到我家屋场下面的一个河坑里去看村里的妇女们搓衣服。她们将不干净的衣服平铺在河坑里一块被岁月和洪水磨光了的大石头上,在衣服不干净之处涂上洗衣粉,然后使劲地用刷子刷衣服,刷不干净的地方就开始用手来回地搓洗,搓洗之后把衣服再放在河坑里的水里面浸泡几分钟,再把衣服拿出来,放在石板上用一个檀木棒子使劲地捶打,捶打完了之后又放进她们自带的脚盆里使劲地用脚来回踩,踩完之后把盆子里的水倒掉。只要里面还有洗衣粉的泡沫,他们就会继续把衣服放进盆子里加水,直到一点泡沫都没有了再把衣服的水分拧干,拿回家去晾晒。

当然在河坑里洗了以后又拿到圳里去洗的情况从来没有发生过。如果一件衣服放在河里洗了之后,还要拿到圳里去洗的话,一定是这个妇女在河坑里洗衣服的时候没有用心,回去以后发现还有很多脏的地方,而她家附近又正好有一条小圳,圳里的水也清澈,这才可能放进圳里再洗一次。河里搓了圳里再搓,这只是黄茅尖人和我父亲的一句不能当真的玩笑话。

我爸爸三岁丧父以后,由交通便利的汩罗城到交通不太方便的黄茅尖脚下再到交通很不方便的黄茅尖半山腰,确实是历尽了艰难,饱尝了苦楚。若干年之后,我爸爸回顾他走过的前面七十多年的人生,想起了邻居们说的这个方言笑话。他觉得他的人生真的就像一件衣服一样,在这个河里搓一下,又到那个圳里搓一下,苦了大半辈子。



我爸爸从小就喜欢读书。

***开始的时候,我爸爸十一岁。当时,农村搞大兵团作战模式,做不做事无所谓,红薯烂在地里没有挖,茶籽落在山里没人捡。

黄茅尖破天荒办起了学校,好多年龄大的人进学校读书。我爸爸读小学一至三年级是在山下读的,在黄茅尖读了小学四年级,我爸爸整个初小的成绩都非常好。

到了高小的时候,成绩却突然大降。

那时,我爷爷和奶奶都在浏阳县官桥公社修峡山水库。我爸爸在山上自己做饭。前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泥巴墙的记忆】最新更新章节〖第十章 圳里搓〗地址https://www.xsdd.net/407/407789/10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