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引爆时代秩序(2/3)
大秦百姓、军方,发明了无数便民、利军的器械。>
公输家如今在大秦的声望,也同样是如日中天!>
有了公输家这个前车之鉴,赵政才有自信,赵泰对于百家肯定会有不同的看法。>
“为秦国所用者用之,拒者,杀其人留其书以教导百姓。”>
赵政微微蹙眉,赵泰的意见可跟他所想的差距甚大。>
《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一统天下后,天下百姓百家,都是大秦之人,赵政不想因非战争因素杀戮过甚。>
天下的治理,百家之人时候缺不了的,也正因为如此赵政希望尽收百家之心。>
“秦王有此公心是好事,可勿忘了大秦百姓这些年来为大秦所做的贡献。”>
“冕下是在夸功吗?”>
秦王面色一沉,语气凌冽的寒声道。>
赵泰轻声一笑,并未因秦王故作姿态而动怒。>
“夸功谈不上!秦国一统天下是定局,有阴阳家无阴阳家,唯一的区别也就是统一的速度而已。”>
“本座只是提醒秦王,人都是利益动物而已。百家之人,虽有少真正的底层百姓,但统治他们的是何人,罗网和黑冰台难道没有禀告秦王不成?”>
“除了墨家之外,大多数百家高层,被何人所占据?”>
后世有穷文富武的说法。>
可在春秋战国时代,只有着富文穷武!>
书非借不可读,但在春秋之时,非氏族允许不可读。>
农家田氏代代相传,可其田氏一脉,与齐国田氏王室,却同出一脉。>
当年正是凭借田氏一脉在农家中至高无上的地位,田氏才能得到齐国底层百姓拥护,成为窃国大盗,正式开启战国时代。>
“秦国,需要的只是百家的学问,而不是百家之人。”>
赵政对赵泰所言不置可否,自吕不韦身死亲政后,他历来都是乾纲独断,对待天下自有其认知。>
赵泰所言确有其道理,但赵政相信,只要秦国保持强盛,绝对能延续万万年。>
赵泰如同看穿了赵政的坚持,轻轻摇头一叹。>
“赵政,你要明白秦国统治的基础为何物!”>
赵政紧蹙眉头,赵政这个名字,已经有十多年未曾被赵泰呼唤过了。>
想到当年他跪倒在地,拜其为师时的场景,以及之后这位从未露出过真容的师傅,对其敦敦教诲,帮其镇压吕不韦、赵姬近十年。>
赵政就有种格外复杂的感触!>
相较于那个陌生的父亲,他觉得面前之人对其所作所为才值得这个称呼。>
赵泰所提醒的,赵政当然清楚。>
大秦是王室公卿们的大秦,同样是老秦人们的大秦。>
这句话早在他拜师之时,赵泰就当做至理名言教导过他。>
阶级不能背叛自己的阶级。>
赵政代表的就是维护老秦人利益的阶级,如若他选择背叛,老秦人绝对不介意抛弃他。>
“你现在最重要的并不是统一天下,而是普及教育,让更多的老秦人子弟走入学堂,让诸子百家的知识,为老秦人统一天下后奠定坚实的统治基础。”>
“义父……”>
赵泰既然改变了称呼,赵政也明白赵泰现在并不是以阴阳家东皇太一的身份说话,很随意的同样改变了称呼。>
“待天下一统也不迟!”>
赵政这十多年来,已经彻底掌控了整个大秦,也将掣肘着他的王室公卿势力打压下去。>
现在他的声望在秦国达到了最高峰,他迫不及待的想要一统天下,让老秦人们看看,他这位王上的野望。>
“天下放在那里,探手可取,孰轻孰重你自己考虑。”>
“勿谓言之不预,大秦的未来如今握于你手,要慎重!去吧,我累了。”>
赵政嘴角一抽,累了就是转身抬头看天?>
“义父,政儿明白了。”>
“诸子百家任何一家的知识,都是有可取之处的。只有知识,才能真正的让民众发自内心深处的去敬畏。”>
“民心?不光靠着愚民才能争取到的!”>
“如若你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今后不用来此了。”>
赵政面色一变,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可他更清楚赵泰的说一不二,说得再多还不如做。>
叹了口气,赵政躬身一拜,转身就跃下了山顶。>
“你如此就不怕他一狠心真的不登山了?”>
“他会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从无间道开始的诸天之旅】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十七章 引爆时代秩序〗地址https://www.xsdd.net/435/435414/400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