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引爆时代秩序(1/3)
秦国几百年来,一直被东方各国称之为蛮夷之国。>
最初秦国是真心想要融入东方各国的文化礼制之中,被公认的六大强国所接纳。>
为此一代代秦王,都在力所能及的去帮扶陷入混乱之中的各国皇室。>
可在东方各国眼中,秦国自始至终都只是蛮夷之国,秦国所给予的好处一概吞下。>
可到了秦国陷入困境之时,东方各国却熟视无睹,任由秦国国内陷入混乱。>
如此只想着收获好处,却不想着付出的东方各国,终于在这几十年中,见识到了秦国无耻起来的霸道。>
秦国有巴蜀之地的粮仓,在天下各国之中,又占据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又在商鞅虽死,法与军功爵制度却也深入老秦人人心之中的境况下。>
秦国的战争潜力,这几十年来以前所未有的大跨越是发展,让天下各国,真正见识到了老秦人的可怕。>
历次近几十年里历次合纵,都是以东方六国与秦国硬碰硬。>
秦国经历了最初的艰难抵挡,到现在的游刃有余应对东方六国所谓的合纵,已经算是轻车熟驾了。>
如今,天下格局已定!>
谁都看得出来秦国一统天下的步伐即将开始。>
但依旧有无数人企图螳臂当车,认为六国合纵,可以抵挡秦国攻伐东方六国的脚步。>
可惜,六国最后的机会,已经伴随着长平之战中四十万赵军将士被坑杀,已经被他们的愚蠢所埋葬。>
秦国地处西方偏僻之地,少了东方各国的诸多国仇家恨,能够埋头发展,其地理优势之大,天下独一份。>
如今赵政来阴阳家的目的,赵泰已经有所猜测,无外乎是想要让赵泰看看未来,在大秦统一天下的步伐之中,会否顺利。>
这倒不是赵政对自己不够自信,对秦国的实力不够清楚,对六国的纷纷扰扰没有清晰的认识。>
而是赵政很明白,统一天下不难,难的是统一天下后,如何尽收六国百姓民心!>
“大秦如今正处于最强盛之时,想来秦王有自信能迅速攻灭六国。”>
赵泰对赵政的观感很复杂,望着这张十分熟悉的面容,心头微叹,也不再藏着掖着,开诚布公的又道。>
“法治的建立,不止要靠施行律法之人,还需要让百姓觉醒,明白法为何物。”>
“等到他们懂了法,就能利用法来保护自身。”>
不待赵泰继续,秦王紧蹙眉头问道。>
“那如若有人以法乱法呢?”>
“万事万物,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法只是治理天下的一个制度而已,发现一个漏洞堵住一个漏洞。”>
顿了顿,赵泰淡漠的又道。>
“至于因前人以法乱法所受到伤害之人,只能说声抱歉了!”>
法与礼并不同。>
礼是为了维护君主以及统治阶级维护天下安定的制度,这种制度自出现开始,制约的就是周王室之外的天下诸侯。>
正是有了‘礼’的制约,大周才能磕磕碰碰延续八百年江山。>
遍观大周八百年,除了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以外,天下纷争其实只是诸侯们的私心所引起的纷争。>
如若有人能仔细调查一下东方六国的公卿的话,就能轻易的发现,这些人其实都是春秋时天下各国王室的后裔。>
大周八百年,是阶级固化最为深厚的八百年。>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是春秋时代心照不宣的。>
而维护这些的,就是周公旦所开创的大周特有的‘礼’!>
而法则是另一种治理天下的制度手段。>
秦国将法在强国的一面利用的淋漓尽致。>
可统一前的秦国,有着东方六国这等大敌,为了生存也好,为了子孙后代也罢,老秦人都是舍得奉献生命的。>
但一统后的天下,没有了外敌,是否依旧要靠着严苛的法来治理天下,赵政却略显迷茫。>
如今赵泰淡漠的话语在耳边回荡,令赵政眼眸越发明亮。>
帝王无情亦多情。>
无情是不想有太多羁绊牵挂,令其治政之时没有太多的掣肘。>
多情则是对天下而言的。>
哪怕这种多情,是伴随着野心,是伴随着对抱负的施展,失败随着希冀于历史留名。>
赵政亦是如此。>
“冕下如何看待百家?”>
阴阳家也是百家之一,赵政想要看看赵泰是否能接受百家进入秦国。>
在这二十年中,阴阳家在秦国可是如日中天,就连公输家都成了阴阳家的马前卒,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从无间道开始的诸天之旅】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十七章 引爆时代秩序〗地址https://www.xsdd.net/435/435414/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