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大山之缘(4/5)

不语。这下可把她给气坏了,她就说我不能进来,理由是成绩那么差,要进来就早进来,这个时候进来怎么跟得上班级的步伐。这时,全班同学都停下了早读,像看一个傻瓜一样地看着我,脸上全是对我不屑的表情。张老师可是全县有名的英语老师,组织部门要她去担任副县长她都不同意去,很多同学都是冲着她英语教得好才到浏阳七中来的,他们对她当然非常尊敬。这个时候,即使我受再大的委屈,他们也不会站到我的一边说话的。特别是这个时候,有个班干部走了过来,劝我回去读高二,说什么好好打基础对我有好处,反正七里八里地说了一大堆道理。可我什么也没有听进去,我感觉就是我受到了莫大的侮辱,达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我的内心突然无比坚定起来,我坚决不能回去,我必须要读高三,这是班主任和教导主任都表了态的,谁也没有这个权利让我回去。于是我拚命地护着课桌,作出决不离开的表情。或许是英语老师问清楚了情况,或许是英语老师觉得多一个差生也无关大雅。反正到后来,没人赶我走了。

三十周年同学聚会的时候,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来了,我才了解了事情的全部真相。那个时候的张老师,不仅是英语老师,而且是浏阳七中管人事和学籍的副校长。我作为一个在高三文科班入学考试中被淘汰的差生中途又插进来,在那个以高考为指挥棒的年代,学校领导不能不考虑这种情况是否会影响到班级的升学率和学校的荣誉。作为主管副校长,她完全有权过问,她当时也只是向我了解些情况,并非责怪于我。对于我中途插班这件事情的处理,既坚持了原则性,也保持了灵活性。她向我了解情况的时候,我如果如实向老师讲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并表明我有求学上进的决心,张老师是不会为难我的。因为我当时那种沉默不语的态度让张老师感到很恼火,所以她一时也没有控制住情绪,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事后,张老师没有计较我的冒失和懵懂,还是非常认真地向班主任了解了我进入这个班级的前后经过,全面听取了包括傅老师在内的全体课任老师的意见,向校务会作了特别报告,尊重了班主任和教导主任所作出的决定,对于我这个特别的情况作了特殊的处理,给了我这个差生特别的关照。

经历了进高三的这场风波之后,我暗下决心,决不能让班上的同学看不起我,我必须要争这口气。对于第二年能不能考上大学这件事,我在战略上要藐视它。反正我以前读的是高二,即使这次考不上也没什么了不起,不要自己背什么包袱,没有压力在学习上才掌握了进退自如的主动权。但在战术上我又要重视它。因为我的终极目标是考上大学,所以提高学习成绩是一点也不能马虎的。

首先的难题,英语这个拦路虎怎么解决?进入高中以后,我英语的最好成绩是分。那是我花了所有的早自习时间拚出来的。进入高三以后,张老师每天用一块小黑板写上几十个单词,让我们在课堂上跟着大声读。很多同学当场就记住了,我不行,我就利用课间再默记这些单词。由于基础不好,我决定从初中一年级的英语开始起步。于是我到初中借了一套完整的英语教材。之后,我制定了“三背”的英语学习计划,即背单词、背语法、背课文。因为其他功课还需要花时间,我决定只利用每周三次的早自习、英语课堂和晚自习一个小时的时间学英语。我们的教室外面有大小不同的两个小池塘,池塘边上种了好多杨柳,我特别喜欢跑到那个池塘边上去大声读英语,吃了宋老师给我泡出来的鸡蛋加麦乳精,再吹点晨风,读起英语来特别精神,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学校后山还有个小山包,现在建了一个烈士塔。那个时候,我和同寝室的两个理科生每天都要去后山上散步。到了周末,我们就去那里的油茶树下背诵英语,油茶树下大片的绿茵,蹲着、躺着都可以读书。为了提高记忆效果,我还采取了第一天背诵一遍、第二天重复一遍、一个星期将一周学的内容再复习一遍、一个月之后再将全月所记的内容复习一遍的学习方法。这样做了以后,我的英语成绩直线上升。一个月以后,我开始在月度测验中打满分。后来,预考英语成绩是满分,高考英语成绩分。那个时候记的单词,我至今仍然能够背出百分之八十。看到我的巨大进步,英语老师也没有吝惜她的表扬。

在有信心搬掉英语这个最大的拦路虎以后,我的自信心上来了,于是开始琢磨别的功课的学习方法。为了感谢班主任给我进高三的机会,我决心在地理学习上做出一些让老师刮目相看的成绩来。这个时候,我想到了我初中的一个同班同学,他考上了浏阳一中,他们是三年制的高中,他将和我同时毕业。他的地理学得好,好到什么程度?他能够背诵地图。我很好奇他是怎么背出来的,我也没敢去请教他。我觉得地理要学得好,一定是要背地图的。我开始把彩色的地图册拿来研究,看看要怎么背,结果琢磨了一天,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突然,我灵机一动,背不了地图册上的地图就背地理书上的地图,那可少多了。于是我跑到学校小卖部买了几十张白纸,将地理书上出现的地图全部描了下来。怎么记呢?用什么时间记呢?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将地图挂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泥巴墙的记忆】最新更新章节〖第九章 大山之缘〗地址https://www.xsdd.net/407/407789/9_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