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第一次月考191219(1/2)

临近一模还剩十八天了,这段时间各个机构是施展浑身解数,一模冲刺、一模复习、一模考点等等的团课团资料活动,让家长们是目不暇接,看来看去都很有用,这个优惠赶紧报了,那个好像有用也买了,导致家里一大堆资料,网上一大堆课程,没有针对性的上课和刷资料让孩子们除了完成学校作业以及培训班作业之余,还多出了很多因为实惠和便宜而被父母强加出来的刷题卷和视频课。

其实在大量的资料视频中,也是很多培训老师花心血和精力整理而来,重要的还是靠家长理性的甄别来选取适合孩子使用的,疲劳战,题海战是最不理智的做法,原本已经承担了校内学习压力的同时,回到家再面对堆积如山的习题以及那么多视频课,只会让孩子喘不过气来,一旦在考试中遇到难题,就容易使他们决堤奔溃;所以我没有团一模卷,只是适当团了一些孩子弱项的资料和一个考点的视频课,毕竟孩子目前的学习时间也有限,劳逸结合才行。在选择复习资料时,还是主要针对周周练反应出的错误进行补足即可,资料都准备足了,随便孩子自己挑着对她有用的看。自招的事,还是留到一模考后为妙。

姗姗来迟的月考终于在入校三年后等到了,这也算是一模前最后一次重要的测评了,对孩子这几年来的学习给予最后一次可以弥补的参考。虽然我是这么想的,但是并没有打破孩子正常的学习规律,该做的做,该补的补,该吃的吃,该玩的还是玩,只是在临考前一天,她还是主动的问我要相关科目的资料复习,我也就挑了些她比较弱的文言文和理解,由于数学和英语培训班的课后作业难度已经接近一模了,所以并不担心,物理和化学还是之前团的复习资料,让孩子自己去找薄弱项的题目理解和练习。

向着一模一步步的走近,也体会到了上一届家长曾经的心情,那份担心和焦虑真是再好的修养也无法抵抗的。还没到一模了,这次月考也让我有了一丝忧虑,苦于无法帮到孩子什么了,只能做好后勤工作,让孩子能够在学习之外无后顾之忧。由于平时跟着老人一起吃饭,所以我妈妈也是每天变着花样让孩子吃的舒畅。

周四语文,周五余下四门,回来的路上,我还没问起孩子感觉如何,她已经主动跟我说,这次有点难,反正一路听下来是这里错、那里错,我心里想着看来连续两次的仰线之后,估计又要重复七下末那般的跳水了,表面上还是鼓励着孩子,对你难,对别的同学也是一样难的,没问题,只要去把不懂的地方弄懂就好了,这样才有信心把一模拿下。当然,又把周日晚上的物理培训班提上了议程,这也没有办法,毕竟她说靠自己学习和复习在几次卷面上的效果并不好,此时的她也明白了,如果再不及时地让课外老师补一下,怕会控制不住的在一模中下滑,所以也默许了。我安慰她说,还剩三周了,我们就稍微辛苦点,当做在家复习好了,爸爸陪你一起。

考完了第一件事,那肯定是先涮一顿,第二天中午一家三口就去吃了她一直念叨着的“金手指”,这是乐颂坊里那家“辛香汇”的特色菜,顺便还点“沸腾鱼片”等几样她爱的川味菜,看着她满足的吃相,我很放心。

周一开始极课微信通知开始陆续闪动了起来,直至周三英语成绩出来之后,我计算了下总分竟然比期中下降了22分,除了语文提高了10分,特别是数学、英语、物理这三门一下子跌了30多分,但是我知道只看成绩是最片面的,并不能体现真正的问题,所以我对比了年级均分,这是对卷子整体难易水平的体现,还要参考期中得分与期中年级均分的差值,就不难发现,孩子虽然总分低了,虽然很多地方失误、不懂等等的原因错了,再加后来追上的一些同学,我估算最差应该也能在前五十,等官网出来水平档位之后,竟然还是失算了,比期中的年级档位还要高了一个百分点。

表扬是必须的,进入九年级以来有数据记录的三次水平档位都维持在了7%,远远超过了我对她曾经的期许。回想起这三年多来的沉浮,终于渐渐地展露了头角,只愿在接下来的一模考上稳住就行。同时也说明了我们的磨合已经趋向正确的路上。

当然还要继续我们的惯例,就是一起对各科进行总结:

语文,初三以来都是120分多点,在年级均分119的情况下,能一跃到133是个不错的进步,这一次现编的作文只扣了7分也算是个意外了吧,当时还为从新东方唐老师的大班中途换到了德伟思小班有点担忧,看来短短的几次语文课还是有点用处的,虽然也有可能孩子对题路的原因,但总算看到了些曙光,孩子也是满心欢喜。接下来还是要好好准备作文,让老师给她多锤炼几次,就可以放手到一模上了。

数学,确实不太应该,掉到了+档。通过与孩子探讨极课下载的错题,填空错了一个答案,是由于看错条件导致,一个填空就是4分,教训很惨痛;接着就是最后一道25题了,这也是一般卷子里最综合的题目,留了40分钟去攻,还是没有写完最后一小问,这还不算,第二小问也在化简的时候出现了问题,致使答案错误,也被扣完分。结合整张卷面问题,了解到,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做一个有艺术特长的高材生】最新更新章节〖第三十五章 第一次月考191219〗地址https://www.xsdd.net/406/40671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