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2/4)

“拆”。不但这些人家要搬走,就是和新厂区平行的所有人家都搬空,顺势将工业园也扩张开来,看来他是准备要大动干戈了。

对洪书记的魄力和果断虽早有领教,叶海还是又叹服一回。为表达对政府的大力支持的感谢,叶海主动提出新厂区所占用的居民住户拆迁安置楼,由公司出钱建造免费提供给那些人家,也算替政府分担一部分压力。

这让书记更是大喜欢过望,一百多户人少说也要建个三四幢楼才能装下。虽然镇上拜“星华”所赐,现在也算有些家底,但能省个七八百万来怎么都是功德一件。人家上路子,自己也不能绊瞪。当场表态,在“星华”的土地费用上,他会亲自向市里领导说项给于最优惠政策待遇。

※※※

皆大欢喜的双方共进午餐后,便开始着手具体事物。叶海的当务之急不是建厂了,得先督促居民的安置楼的建设。虽然镇上已和各有关部门打了招呼一切手续从简处理,可还是把叶海跑的叫苦不迭。深恨自己没事找事逞什么英雄,这样劳身伤财又所为何般。

建筑手续,图纸连赶带赶也花了一个多星期,深感时间紧迫的他向几个招标单位下了死命令,15天之内三幢楼全部出土,三个月内交付拆迁居民使用。至于该怎样保质保量完成工作,那就不关他事了。

反正他表了态:只要按时完工,经监理,检测部门验收合格,公司将在工程决算上多加百分之五的奖励。

几家建筑公司经理对他这几乎蛮不讲理的要求也是无话可说,谁叫人家财大气粗,就是说一个月建起来,你有只能干听着的份。

※※※

拆迁安置楼的破土动工,让一些本将信将疑的拆迁住户观望者们不敢再有耽搁,拖家带口的纷纷赶往政府设置的居民分房登记站点。老屋换新房,偏僻换镇中心。既不用加钱,这等好事谁不心动。

除开几个年长者怀旧老宅有些犹豫外,基本都是只恨跑的比别人慢些,挑不上一个好位置,好楼层的优等套型。

“星华”与居民换房之事很快就成了镇上的一大新闻。茶余饭后,家长里短中众说纷纭。赞好的有,不屑的也有,更多的是眼红羡慕者。这里面尤为懊恼者,当属同处于拆迁范围内由政府安置的住户们。

虽同样可以住上新房,其中的差异就很大了。“星华”是不论面积大小,一虑免费分以百多平方米经过简单装修的标准套房。对些家中人口多的特殊住户还专门特置大套型,以免造成居住过于紧张的情况。

而政府不但严格丈量老屋面积,等面积交换,对超出的面积需补上差价,另外还要交纳一定的附属费用。总算下来最少的也要花个万把块才能拥有一套新房,这里面还不包括装修费用。当然这也怨不得别人,只能怪自家老祖宗建屋时眼光短,没往河边多靠个几十米。让他们子孙后代大大破费一番。

对于“星华钢铁”的慷慨解囊,新厂区规划内的住户也非常合作,都在规定时间内搬迁出去暂住于亲朋好友家里,等待新居落成。

至于周边人家心理不平衡,与政府矛盾甚多迟迟不能动迁,那就不关叶海的事了,这问题还是留给洪书记去头疼吧。

※※※

各工种的施工单位进驻场地按部就班的运作起来后,叶海终于能松一口气了。这一个多月来,把他忙的不轻,公司虽近在咫尺,基本上都没什时间进去看看。只是通过徐总定时的电话汇报,以及与顾燕相会时听她所说的一些重要事情,才能对公司最近的工作情况有个大概了解。

公司目前生产情况基本正常,只是在与外商接触上过于频繁。先后已与二十多个国家地区有了初步联系了。反是对国内业务的开拓滞缓下来,甚至固守不动了。

对此甚觉不满的叶海早就准备等手头事情告一段落,要好好找徐,李俩人谈谈想法。不能光想着赚外汇而摒弃了国内产业,这可是公司根本所在,不容有失的。要把国内客商惹毛了,联起手来抵制“星华”那公司乐子可就大发了。

不但将在国内寸步难行,他这个头头还有可能被扣上“崇洋媚外,卖国求荣”的大帽子。这样别说他自己了,就是爹妈的脸都要给他丢尽了。

现有了闲余空隙,叶海不敢再耽误。交代小郑替他守在场地上,自己带着小祁回公司看看。

※※※

进了公司办公楼大厅,来来去去的公司干部,员工们都尊敬礼貌的道声“董事长好”。让一段时间未体会高高在上,优人一等的叶海着实享受了番。看来当官还是有瘾的,难怪那么多人削尖了脑袋都要往里钻,那感觉就是一个字“爽”。

脸上带着微笑频频点头示意,一路走进电梯上到顶楼。走过接待室时,从敞开的大门里看见里面坐着俩个西装革履,长像怪异的男子。叶海有些好奇,不由停下脚步仔细看了下。

俩人身材矮短,和叶海有的一拼。脸上不苟言笑,坐姿端正,一看就知是受过良好教育的。虽也是黄皮肤,黑头发可就是感觉不像中国人。

心中纳闷,让小祁去把里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海涛汹涌】最新更新章节〖第十五章〗地址https://www.xsdd.net/309/309488/1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