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五十大寿(4/5)

个大瓷盘,铺上红纸然后一层一层分别往上摆,叠成宝塔状,最上头盖上一张红纸剪出来的寿字,分别放在供桌两端。将早就准备好的三牲、酒肴、果品都一一摆好。

家里三儿一孙,所以共备了四对儿寿烛,祝永鑫忍不住看向博宁和栓子道:“你俩也早点儿让爹报上孙子,下次六十大寿能多点几对儿寿烛,就算是你们两个孝顺了!”

这话说得挺重,连栓子都不敢再嬉皮笑脸的,忙跟着博宁后面点头应诺。

祝永鑫点烛焚香、烧纸鸣炮,领着全家拜了天地祖宗和寿星君,枝儿忙把煮好的长寿面端上来。

一碗面其实是一根儿长面条盘踞而成的,不能咬断了吃,全家看着祝永鑫吃光了长寿面,博宁和栓子把手里的鞭炮都点燃了,夹杂着孩子们的笑闹声,院子里顿时一片欢腾。

祝大姐又端了一大盆面条出来,家里人都纷纷端碗上前夹面条吃,连圆圆都被荷花喂着吃了小半碗儿,算是沾沾祝永鑫的喜气儿。

按照乡下的规矩只有小孩子可以给长辈磕头,成年的男女都不能随便对活人磕头叩拜,会折对方的寿。所以摆好两个圈椅让祝永鑫和方氏坐好,让宝儿和枣儿先领着孩子们上去磕头祝永鑫一一给了红包,然后起身儿,随后兄妹五人冲着空椅子和寿字叩拜行礼。

自家拜寿之后,请来的厨子和打杂儿都就开始准备午饭,村儿里的人也都陆陆续续开始登门,贺礼大多是吃食和尺头之类,吃的留一半还回去一半尺头在案上摆一阵子,吃罢饭也要都还给送礼之人,只有子女送的东西才尽数收下。

寿宴每桌十八道菜,六荤六素六凉菜,又暗合久久之意。

团团第一次在北方吃席面,看着那满登登上尖儿的一盘盘菜睁大了眼睛,伸手扯着荷花的衣摆悄悄道:“娘,一盘子菜比南边儿三四盘子还要多。”话心里更是高兴得不行,谁来敬酒都推也不推地就干,越喝兴致越高,跟村儿里的几个老爷们嚷得格外大声,“我祝老二这辈子没本事,可是我儿女生得好,咱不说出息不出息的,只说这个孝顺,我不敢说是咱们府道比起来最好的,却也不比谁差了去······”

方氏在一旁听得直皱眉头,一个劲儿地拉他坐下,“几口酒下肚就不知道自个儿姓什么了,嘴上跟开了闸的河道似的,什么大话都往外说,也不怕让客人们笑话。”

一旁的齐老五迷迷瞪瞪地梗着脖子道:“嫂、嫂子,你这话说得就不对了,大哥这话说得一点儿不错,你家孩子多孝顺啊!你看看这寿堂、寿帘、寿屏······摆了这么多桌寿宴,请了全村儿的人,还搭了戏台子,嫂子你还有啥不知足的,我那儿女要是能有你家孩子的一半儿,我、我下辈子都知足了……”

荷花在一旁听着对茉莉道:“爹是真喝醉了,没醉的话不能说这样的话,虽说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人,但人心隔肚皮,咱家渐渐红火起来,眼红的人不是没有,如今爹还说这样的话,一不留神可就容易让人记恨。”

“管他们做什么,我这回还想跟你说呢,等过了寿,把爹娘接去南边儿吧。”茉莉一边儿吃东西一边儿说,“咱们都在外边儿,爹娘在北边儿终究是不方便的。”

“你跟我想到一处去了,我原本想让爹娘跟博宁一起住在京城的,不过后来一想,京城那边过日子太过拘束,爹娘怕是不会喜欢,倒不如接到我哪儿去,依山傍水的,有果树也有菜地,离着你们也算不得太远,走水路方便得很。”荷花见姐俩儿想到一处去了,十分高兴地说。

茉莉听了荷花的话连连摇头道:“你那里到底还是偏了点儿,我觉得还是到我哪儿住的好,义新府离着京城近,离着你和大哥也不远,来回不管是走水路还是走旱路都方便。”

“八字还没一撇呢咱俩争个什么劲儿,我前几日试探着问过娘的意思,娘没给我个准信儿说是要跟爹商议商议,这两天里外的忙,我还没抽空再去问她。”荷花轻轻叹了口气道,“爹娘不比咱们年轻他们几十年都在这儿过来了,亲戚朋友也都在村儿里,一下子去那么远的地方,心里未必乐意,咱们先看看情形再说吧!”

“嗯,若是不情不愿地跟着去了,倒不如不去了大不了咱们每年多折腾两趟,轮流回来看看。”

茉莉话音未落戏台子上就又开始响起了锣鼓,姐妹俩就也不再多说什么,也跟着凑热闹看戏。

一场寿宴直吃到近傍晚才散了,关系相熟的人家都有女人留下帮忙收拾,剩菜剩饭的自家留下也没用,荷花便直接说:“咱们也都不是外人,这些盘子碗里的东西你们看着好的就自个儿装回家吃,不好的就都折到桶里拎回去喂猪,都是好东西做的别糟践了。”

“荷花这话说得不错,糟践粮食菩萨可是要怪罪的。”齐老五的媳妇跟着搭腔儿道,“你们也别乱,一人找准一桌儿收拾,那桌上的东西就归那人,手脚都轻着点儿,盘子碗的都是村儿里各家借的,砸坏了荷花家还得描赔。”

“刚吃了她家的酒,听了她家的戏,如今还要拎着往家里去摔个把盘子碗的谁还会计较。”那边一个跟齐老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欢田喜地】最新更新章节〖番外——五十大寿〗地址https://www.xsdd.net/77/77235/438_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