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篇 九针论(4/4)
为痹,发于气不调;阳虚之病发于冬,阴虚之病发于夏。这就是所谓五发。
邪扰五脏所致的病变:邪气进入阳分,阳热炽盛则病狂;邪气进入阴分,阴寒过盛则为血痹;邪入阳分,抟而气上逆不下,就会引起头痛、眩晕之类病症。病邪进入阴分,搏聚不去而为哑,病邪由阳进入阴,则病势趋于静;病邪由阴出于阳,则易发怒。
五脏各有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和精。
五脏的功能各有所主:心主血脉,肺主皮毛,肝主筋,脾主肌肉,肾主骨。
阳明经多血多气,太阳经多血少气,少阳经多气少血,厥阴经多血少气。所以说在针刺治疗时,阳明经宜出气出血;太阳经宜出血,不宜出气;少阳经宜出气不宜出血;太阴经宜出血不宜出气;厥阴经只可出血,不可出气;少阴经只可以出气而不适合出血。
足三阳经与足三阴经之间的关系为: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互为表里,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互为表里,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互为表里。手三阴经与手三阳经之间的关系为: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互为表里,手少阳三焦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互为表里,手太阳小肠经与手少阴心经互为表里。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黄帝内经】最新更新章节〖第78篇 九针论〗地址https://www.xsdd.net/49/49027/167_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