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入门条件(2/3)

我道:“这样就可以做一名赶尸匠了?”

苗不灵道:“这样还不行,接着师傅就给学生量身缝制一身黑色的道袍,就是我的哪几个地址身上穿的那种,然后学徒就正式被收在赶尸匠门下做事了。 徒弟学习赶尸,师傅在把他引进门之后,就逐步告诉他赶尸的基本技能了。首先是学会驱狗,义称“哑狗功”。在偏僻的地方,村寨农户喂养的狗非常多,一些单家独户的人家,往往不只一条狗。而且,越是偏僻的地方,家中喂养的狗就越厉害,未闻其声就已深受其害。尸体本就没有任何还手之力,自然是很畏怕狗的,如果狗咬住尸体衣服一拉一扯,尸体非倒不可

一只狗还容易对付,来上一大群,赶尸的人如果应付不及,狗就会把尸体的衣服连带皮肉咬得乱七八糟。如果连赶尸人都给咬伤,事情就严重了。所以,赶尸人先学会一番咒语,摆弄两个手势,狗便不敢开声,而且远远地躲开。

并且,还要学习打狗棍法.用一根棍子左右开弓,能使再厉害的狗也近不了身。接着.便是学习“站立功”,也就是首先要让死尸能站立起来。随后,还有“行走功”、“转弯功”、“下坡功”、“过桥功”、“趟水功”……据说赶尸的各种功法,加起来有三十六种之多。 其次是“倒日头”,按现在的说法,就是调整时差,打乱生物钟。因为赶尸都是晚上进行的,赶尸者必须学会白天睡觉、晚上赶路,过一种“夜猫子”般的生活。一个体质健壮的人,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要把时间颠倒过来,或者连续熬上几夜,这倒不是什么难事。同时,赶尸匠还必须通过蒙眼辨物、隔空听声等强化训练,其夜视功能、夜听功能也会练得特别好,在月光下行动与大白天一样.就是在那些无光的黑夜,也能参照路边的山形树影,一路摸索着前进。在湘西的一些地方,现在如果有人白天特别能睡,晚上却毫无睡意,人们免不了开玩笑:“看你就像个赶尸的!”

接着,练习手力、脚力。在大山里,不仅道路狭窄,而且沟涧众多,许多时候尸体是不能前进的。这时,赶尸人只好一个个地抱,或者一段路一段路地去背,没有足够 的手力脚力是不行的,没有超常的体力耐力也做不长艮久。 再就是赶路,丧家一般希望亡人越早回家越好,赶尸匠也希望越少花时间越好,这就只有在路上加快脚步,尽量赶时间。练习的办法,当然不是我们今天在专业运动队所看 到的器械训练,而是配合乡间的农事进行。当然,有时也 有“强化训练”,有的是在裤腿里灌上沙子,有的是在小 腿上绑上铁板,然后赶夜路,走长路,与习武练功近似。

如果偶尔被旁人看到,就谎称是在习武强身。这在崇尚武 功的乡村,轻易就能敷衍过去。 待到徒弟具有了一定的基本技能,师傅就开始教他如何使用赶尸的法器。 一个职业的赶尸者,最少有这几样当家的法器:一个刻满了天师咒的海螺,一扎用红色朱砂或雄鸡血书写的黄裱纸道符,一身黑色的道袍,一个比较精确的罗盘以及一面铜制的招魂锣。黑色道袍是用来镇邪的,可以防止尸体做怪,也方便在黑夜里行走;

海螺则是赶尸人在上路时吹给尸体们听的,不同的节奏表示不同的命令,就是告知死者们:“要卜路了,我们要回家了,不要再作怪了!”在湘西,也不是所有赶尸匠都用海螺,有的是用牛角,有的是铜哨。而那个贴在僵尸脑门子上的道符,便是“辰州符”。 这符是在黄裱纸上,用朱砂或雄鸡血莉上的一些符号,又像字又像画,它一定要阴干以后才能使用。道符除了用来贴在死者头上以控制亡灵的行动外,另一个作用就是起到避免妖魔鬼怪侵扰死者的作用。

当然.这上面划的符咒因每个赶尸匠而不同,也因每个尸首而不同,这种符出门的时候就需要准备一大叠,有时候还需在沿路临时画。罗盘不仅是给自己指点方向,为死者的灵魂引路,以保证尸体们能够安全地跟在赶尸匠身后,不使其迷路出岔的法器,也是赶尸匠人护身的最灵最高的法器。

平时,赶尸匠人很少使用罗盘,当行走到大江大河,高山大涧,有龙蛇出入或是魑魅往来的邪气较重的地方,赶尸匠人就会拿罗盘出来以镇妖邪。或者遇到鬼魅侵扰尸人和诈尸的危急情况,赶尸匠人也会紧急拿出罗盘,用罗盘中的八卦图照住尸人,驱走鬼魅,解除危难。赶尸匠人的铜锣又称为小阴锣,传说是用来向附近的人发布紧急避让的通知,也能向死者的灵魂传达具体行进到哪个方向,哪个位置,离家乡还有多远等等的信息。

其他还有行路时撒的纸钱,夜晚要点的灯笼,拐杖似的符节等等。撒纸钱(冥钱)也有讲究,一般是窄路、陡坡、沟涧等危险路段,还有修建的桥梁、石阶处,最重要的是一些庙宇、土地祠,具有通过关卡、买路通融之意,万万不能遗漏和疏忽。

学会以上道法后,还必须背诵赶尸咒语。我们平时所说的“符咒”,实际是两个内容,“符”和“咒”是分开的东西,“符”是那种画有各种符号的纸条,“咒”是在画符、贴符或者使用符纸时同时念叨的语言。遇到法事,只有“符”和“咒”同时使用,再配合相应的手势,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生死劫之苗疆圣地】最新更新章节〖正文 第六章 入门条件〗地址https://www.xsdd.net/403/403969/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