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夜色里(1/2)

阿盘端坐于床榻之上,闭目沉神。

他在练剑,更确切的说,他在悟剑。很多时候,练剑不只局限于练习,更在于领悟,学习。

阿盘记得师傅说过的话,剑有灵魂,要去捕捉它们,理解他们,才能学会他们。

单纯的使用并非领悟,更不是学习,无法融会贯通。

苦练百日,苦思百宿,一朝顿悟,方可剑成。苦练百日只是开始,更要百宿学习剑意。

最重要,也是最不可求的,就是那一朝顿悟。

独梅峰上满满一房间的剑谱,数量要用百来计算,而直至下山前,阿盘已经全部熟记于心。苦练是毅力,苦思也是毅力,顿悟却是天赋,阿盘是天才,但他比谁都努力。

他才十五岁,但他的剑道登峰造极。

山门里的每一天,他都是在学习之中度过的。剑就是他的一切,除了担水拾柴练剑,他的生活别无其他。

他会的剑法有足足三百套,论剑招更是要数以千计,此刻他悟剑,不是因为需要有更高的提高和领悟,而是出于一种习惯。

此时的阿盘,并不如表面上这般平静。

他的精神世界翻江倒海。

阿盘的脑海中勾勒出一道剑意,强大而平和,那剑意在识海里演化,化作一个手持长剑的人形光影。光影和阿盘身长相仿,宛如一颗劲松般直立不动,随后毫无征兆的——出剑!

那剑影落下,带出一道流光。剑势还未消散殆尽,又一道剑意成型,在其身边浮现。第二个浑身发光的小人被勾勒而出,刺出一剑!

这两剑无论是气息,剑意还是攻击方式都截然不同,好像真的是由两人所施,如若仔细看去,会发现他们有一点相似。

他们都是剑招的起手式。

这些精神世界里的小人,是阿盘所学剑招最直接的演化,所以当然不止两式。

果不其然,第三个小人紧接着出现,随后是第四个,第五个……这些小人们呈一字排开,所用的剑法各不相同,或狂暴如飓风,或平静如止水,或端庄圣洁,或朴实无华。他们如同一串骨牌一样接连出剑,令人目眩神移,眼花缭乱。

这一切皆在顷刻之间完成,第三百个小人完成动作的同时,第一个小人便会再出一剑,连绵不绝的剑意再次充斥了阿盘的识海,他对此好像也习以为常,平静地坐于榻上,心间自有剑万千。

普通修道者,其实也是这般练剑,但是没有任何人能做到同时修炼三百剑诀,因为那要求太高的专注度。他的师姐不行,就连他的师父也不行。

因为他不知道很多别的东西,所以他可以专注的修剑,如痴如醉的修剑。

而这本身就是最可怕,最独一无二的天赋。

……

……

夜色里,三个人影一前一后,闪烁不定。

为首之人浑身套在黑纱之中,头上戴着一顶笠帽。这人脚步极为轻盈,在民宅屋檐之间不停跳跃,好像一只野猫。

看起身法,此人显然是一个修道的高手,奈何身后二人也不是泛泛之辈,始终保持着更快一丝的速度。

真的只是快一丝,但在这种你死我活的追赶当中,必然会起到决定生死的作用,他们的距离一点点在接近,过不了多久,就会贴在一处。

当距离变成零的时候,必然会爆发战斗。爆发了战斗,那必然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很糟糕的是,笠帽里的那个人不想被抓住,更不想杀人。

所以当距离近到必须拔剑的时候,她挥出了很勉强的一剑。

对方很明显没有想到她会出手,脚步一顿,侧身试图躲开。然而他更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剑不是冲他而来。

嘹亮的剑鸣响彻夜空,这是求救的信号,她希望……有人能来救她。

拜托了,谁都好。她祈祷——凌宫的御守,朝廷的护卫,只要是个人就行,快来救我。

她清楚这一声剑鸣带来的不一定就是朋友,可能让她本就糟糕的处境更加危险,但她别无他法。

于此同时,阿盘的眼睛睁开了。

他在练剑的时候全神贯注,什么都听不到。但是很巧的,笠帽里的那人用的是剑,发出的也是剑鸣。

所以阿盘听到了,而且他听懂了。

那剑鸣来的仓促,阿盘只听出了无助的意味,他觉得那人或许需要他的帮助。

于是他毫无犹豫的抄起膝边的剑,屈膝,纵身,跳入那片夜色里。

京都的夜晚和独梅峰上不同,并非昏暗不可视物,有了凌宫和皇城的光辉,夜色也不再那么让人恐惧。阿盘在房梁之间跳跃,不算轻盈,却也没有发出太大的声音。他的手里握着伴着他长大的短剑,他的神情有些焦急。

他不知道鸣声的另一头是谁,但他迫切的想给予他帮助。

山上来的少年很善良,也很单纯,他听到了求救,所以就要赶过去救人。

剑鸣声离他不远,至少比皇宫和凌宫要近,比笠帽里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生剑录】最新更新章节〖第4章 夜色里〗地址https://www.xsdd.net/385/3855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