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剿匪重任(1/2)

六月,骄阳似火,暑气留恋。但这风风火火却远不能掩盖季节的丰富内涵。

西安府的大街上,涌动的人流,以五颜六色的衣妆,汇成横亘天地间的七色彩虹,描绘着生活美不胜收的诗情画意。

李啸天和里大牛,李井生牵着自己的马匹,和那个总督府的家丁,再次走上了西安府的大街。

这是李啸天第二次到西安府,此时的大街上,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

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郊区,可是街上还是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

小巷两边是破旧而古朴的长满青苔的临近平民院落的院墙,有些院墙上还铺陈着密密麻麻绿油油的爬山虎藤蔓,在狭长的阴影下,似乎将这夏季西安府闷热扫荡走了一些,有了些许清凉的感觉。

随意在繁闹的大街上徜徉着,脚下一片轻盈。绚烂的阳光普洒在这遍眼都是的绿瓦红墙之间,那突兀横出的飞檐,那高高飘扬的商铺招牌旗帜,那粼粼而来的车马,那川流不息的人群,使得西安府添加了无数的色彩。

在家丁的带领下,李啸天很快就来到总督府的门前,只见出现在眼帘之下的是,正红朱漆大门顶端悬着黑色金丝楠木匾额,上面龙飞凤舞地题着三个大字‘总督府’,两个重达千斤的石狮子,魏然屹立在两旁。

家丁在前面引路,没有受到任何的阻拦,从旁边的角门进入,只留下了大牛和井生在外面的台阶之下等候。

李啸天跟着家丁进了总督府,走在院子里,只见院中花园里。佳木茏葱,奇花烂漫,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泻于石隙之下,是一个活水的池塘。

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的房屋出现在了李啸天的眼帘之下。

家丁将李啸天带到一个房间的门口,房间的门口,一个十三四岁的白衣少女,非常恭敬的对着李啸天道:“我家老爷请公子到书房”说完伸手打开了房间的木门。

李啸天进了屋子,屋子的四角立着楠木的柱子,四周的墙壁上,挂着许多的字画,几盆兰花在房间的花架上,妖艳的绽放,青色的纱帘随风而漾,李啸天站在这高达四米米的屋子里,如果不是李啸天来自后世,有着超于明朝百姓心里的镇定,估计他早就紧张的晕过去了。

这一刻,他的脑海中一直浮现两个字:奢华。

淡淡的檀木香充斥在身旁,镂空的雕花窗桕中射入斑斑点点细碎的阳光,细细打量一番,四周摆满了书柜,书柜里摆满了各种书籍,精致的雕花的紫檀木的书桌上放着文房四宝,就是不怎么懂行的李啸天一看,绝对不一般人能够使用的起的。

侧过身,一个古琴映入眼帘,古琴立在角落的一张紫檀木的桌子上,满屋子都是那么清新闲适。

正在李啸天细细的欣赏房间的陈设时,一个五十多岁的人,身穿着蟒袍,头戴镶着一个绿色玉石的乌沙,腰系一条玉带,脚踏高底官靴的官员在丫鬟的陪同下,走了进来!

那官员走到了书桌前,在一张太师椅上做了下来,看着李啸天!此人正是三遍总督杨鹤。

这时丫鬟端上了茶水放在了桌上,杨鹤抿了一口茶水,语气声长的问道:“你就是李啸天?”

李啸天走到杨鹤的面前双手抱拳,弯腰行了一礼道:“学生正是李啸天!不知大人是?”

杨鹤仔细大量了一番李啸天,只见李啸天他肤色白皙,五官清秀中带着一抹俊俏,帅气中又带着一抹温柔!他身上虽然穿着及其朴素的书生袍服,但身上散发出来的气质很复杂,像是各种气质的混合,但在那些温柔与帅气中,有着属于他自己独特的气质与俊秀!

杨鹤看了李啸天许久,最后面色带笑的点了点头问道:“听说你剿匪很厉害?”

李啸天这一刻终于明白杨鹤为什么找自己了,也明白自己剿匪的事情泄露了。

既然如此,就看下一步杨鹤的算再说,想清楚后,李啸天连忙说道:“侥幸,侥幸而已。”

杨鹤也不罗嗦,直接对着李啸天道:“本督今天找你来,不是想听你客套的,直说吧,本督想让你在西安府做一个千户,专门负责西安附近的剿匪事宜,怎么样?”

李啸天心道:“什么?他就是三边总督杨鹤,千户,那可是正五品的武官,真是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不过李啸天也知道,杨鹤也没安什么好心,只是把自己当成他手里的一把刀而已,那也无所谓,自己可以借助这次机会,好好的发展实力,何乐不为呢?

只是李啸天还不想加入到军籍,成为军户,因为明朝的军户制度太变态,入了军籍,那就相当于贱民了。

明初﹐军队由“从征”﹑“归附”﹑“谪发”﹑“垛集”四部分构成。

洪武二十一年(1388)﹐在元代旧籍册的基础上﹐由兵部改置军籍勘合﹐详细开列军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纵横之明末崇祯王朝】最新更新章节〖第十七章 剿匪重任〗地址https://www.xsdd.net/384/38467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