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弩箭之威(1/2)
方广穿越而来,自然知道,世间最为犀利的兵刃,当是火药。>
但是一来,收集火药原本不易,而且,东汉的冶炼技术,也承载不了过于犀利的火器。>
而伏火雷这般的土手雷,在方广心中,比起宋代出现的劲弩,还要差上一些。>
宋人武功羸弱,却在辽金,蒙古铁骑之上,被硬生生的逼出了弩箭专精。>
诸葛亮,不是要和他争一时短长?方广倒要看看,是丞相的连弩利害,还是他能贯穿八牛的巨型床弩,或者人手一张的神臂弩强!>
冶炼科技,暂时受制于矿石和钱,粗制版本的弩,方广还是能造出的。>
更关键的是,从秦代批量配套生产弩箭以来,直到此时的东郡,弩箭标准化制造,才又一次出现在了天地间。>
隶属天字部的兵器工坊,离着造纸坊不远,方广一行人赶到此间,还在工坊外数百步远,就听见坊内,叮叮当当的打铁声音。>
方广带头大步走入坊内,一进门,就看见韩浩满脸怒色,身前,几个东阿铁匠跪在地上,口说笔划在解释什么。>
“尔等做不出大同先生所要之物?工匠不同,所做之物差过数百毫?”>
“这,此坊是大人心血,当日,給尔等看营建图纸,不是人人拍着胸脯,说此物无虞的?”>
“怎么了,我府衙的粮米搬回家中了,现在说做不出来了,连官府的钱,尔等都敢骗?”>
韩浩手握双拳,声音好像打雷一般,跪在地上的几十个铁匠,一个胆子最大的,忍不住出声解释。>
“大人,不是吾等不尽心竭力啊,大人要个个部件相同,只是我这火头,每次也不会同温,弯曲起来,更是曲度相差不同。”>
“此物,比起大人让做的曲辕犁,还要繁杂万分,一共四十三个部件,做出来,我王胡子,拼了几个时辰,也拼不起来。”>
“粮米还给大人,我等认罚,此物不做了行不行。”>
说话的胆大铁匠,像是众铁匠之首,他一番话说出,顿时引起了身边同伴的共鸣,>
“咳咳”>
方广轻轻咳嗽两声,带着徐庶和天字部学子,缓缓走了进来。>
他虽然年少,在东阿,却因为筒车,曲辕犁,颇受万民尊崇,见到是方大人来了,铁匠们一起低头跪拜,无人再敢多言。>
“怎么?做不出来,也是,就这生铁淬炼,打把刀都是费劲,让你们做弩,是吾想的太简单了!”>
方广苦笑一声,看着兵器工坊,堆着一地的床弩部件,轻轻摇了摇头。>
方广都不用丈量尺寸,一眼扫去,这些部件公差,都是大的吓人,看来基础不牢,高端不稳,就是汉末,道理也是相同。>
“大人,吾等已经竭尽所能了,这大的东西,勉强还能走出,小的,光造模子,都废了无数铁料了,太难了!”>
还是铁匠之首王胡子,大着胆子开口解释,方广轻轻点了点头。>
从工艺角度来说,确实,便携式的神臂弩,难度还大于床弩。>
“慢慢做,等我探出兖州铁矿,煤矿,以高炉淬炼铁料,神臂弓当不难了!”>
“差是差了点,也不是完全不能用,元直,你们愣着干什么,来帮我啊,这有十几套部件了吧,挑出几套总能用的。”>
方广掂量着手中部件,皱眉缓缓道。>
他画了两页的图,宛若庖丁解牛一般,床弩构造,早就了然于胸了。>
校长招呼,徐庶带着几十个学子,一下子涌到了方广身边。>
众人随着方广号令,将弩机先放置在了底座之上,床弩分为数种档次,以拉力区分。>
方广做出的,乃是中庸的四弓弩,虽然没有八牛弩之威,此弩设置在城头之上,射程威力,也远远超过汉军所用弓弩。>
方广掂量手中部件,动作熟稔快速的,好像他在黄巾军之时,就懂铁匠营生一般。>
“此物嵌在底座之上,小心了,一定严丝合榫。”>
“主意绞轴一定严正,否则牛筋拉力不足,射程便不及百步了!”>
“机牙定要牢固,扣不住弩机中枢,是要伤人的!”>
方广口说手划,仓亭学子,全是农户子弟,自幼做熟了活计的。大同先生手指向哪里,学子们便奔向哪里,将先生看中的部件取来。>
不过四十三个部件,东郡郡令,足足用了一个半时辰,忙的累的额头汗流,才将天地间,第一张床弩拼凑而出。>
徐庶站在方广身旁,看着众人施为,平时第一次,什么忙都帮不上。>
他跟随在方广身边时间越长,越觉得这黄巾校尉出生的郡令,深不可测!>
方广格局宽广处,放的是天下苍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论腹黑,三国我没怕过谁】最新更新章节〖第九十章、弩箭之威〗地址https://www.xsdd.net/380/38057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