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你懂拳法(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泷月送给苏白的刀术珍藏里面记录的是短刀刀术。 短刀刀术追求的是贴身近战,短兵相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用最快的速度达到最致命的杀伤效果。而像草雉剑这种长剑更适合战场搏杀,或者生死决斗,与专注暗杀的短刀相比,完全是两种战斗风格。 如果苏白没记错的话,木叶白牙使用的就是短刀。 可惜这位大佬神龙见首不见尾,经常外出执行秘密任务,想找也未必找得到,再说了你想学,人家也得愿意教你啊。 没有门路的苏白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 “喂,你这样放大招打我,真的好吗?” 苏白又一次被打倒在地,躺在地上脸色恹恹地反问道。 “咱们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了?别用柔拳了,换个正经体术行不?” 日向日足嘴角噙着淡淡的笑意,有些不满道:“柔拳就是我们家传的体术,怎么就不正经了!” “可我虽然拿着刀,却总感觉拿刀的人是你,到底咱俩谁是陪练啊?” 苏白不满地嘟囔道。 刚刚交手这么一会的功夫,苏白就已经被日向日足打倒十余次。 体术世家的名号果然不是白给的,短短时间内就让苏白领教到了各路摔法和拳法,开眼是真开眼了,就是体验感有些不要不要的。 苏白也是没办法,才找上这位大神。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宇智波富岳正在热恋期,苏白不会没事过去当电灯泡,再说人家也很忙,未必有时间。泷月则是根本不会刀术,打人倒是挺在行…… 最后只剩下日向日足勉强可以当个陪练。 虽然感觉他在公报私仇,但苏白现在也无人可用,只好默默隐忍。反正以后还有接触的机会,总有办法利用“羁绊”任务的契机,来搞他心态。 倒地次数多了后,苏白也逐渐摸清了日向日足攻击的路数,或者说柔拳体术攻击的路数。 这种与忍者世界体术风格格格不入的柔拳,攻击性并不强,大部分时候都是被动反击,找准敌人破绽,一击致命。或者利用点穴手法,限制敌人忍术释放和战术动作,不断消耗的放血式战术。 日向日足虽然招式大开大合,却还是柔拳的守御反击风格。 这几次交手过程中,日向日足从未主动出手,都是等到苏白露出破绽后,才会发动攻击。这其实也跟白眼的特性有关,如果他们拥有的是写轮眼,有着“放慢动作”的能力,估计就是主动出击的拳法了。 只要找准他的攻击节点,便可以有效防御。 渐渐地,日向日足也察觉到了不对,他虽然还能将苏白打倒,但所花费的时间却在无形当中慢慢延长,直到苏白用手中的木剑隔开了他的攻击。 “你懂拳法?” 两人错身而过后,日向日足停下攻击,不可置信地问道。 “可能吗?” 苏白特别淡定地反问,其实心里还是有些窃喜,刚刚的交手证明他的猜测没有错,他的确可以通过预判来把握日向日足的攻击路数。 “再来。”,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日向日足心里也有些疑惑,对练的时候也愈发专注,很快他就察觉出苏白的不同寻常。每次他发动攻击的时候,苏白都能做到有效格挡,格挡不及,也能有效规避。 “小子,要不你别练刀了,跟我学拳吧!” 骤然停手的日向日足忽然双眼冒光,抓住苏白的肩膀认真道。 “你的天赋真的很不错,三年应该就可以小成了。” 苏白装似认真地想了想,缓缓道:“不了,学拳没前途。” “而且我也不会翻白眼,你们的家传体术我就算学了也用不了啊!” 其实苏白当时还是有些心动的,不过想起后期白眼以及柔拳的鸡肋表现,还是果断地拒绝了日向日足的诱惑。 虽然日向一族在木叶和宇智波一族齐名,但是真实战力却相差十万八千里。 白眼可以透视,可以望远,视野无死角,加上配套的体术,个体战斗力确实很强,不过天花板太低,真正的惊天大战最多当个辅助位置,给主角套个复活甲啥的! 写轮眼虽然需要觉醒,却能不断升级,还自带幻术能力,万花筒还能觉醒特殊能力,实在打不过就召唤须佐之男正面刚,就是弑亲失爱的debuff太强,许多人还没修成永恒万花筒,就死在了半路上。 不过省吃俭用点,万花筒已经够用了好不。 没事别乱用瞳力,战斗时开个三勾玉就行了,拷贝忍者它不香吗? 日向日足有些小失落,但也没有强求。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他刚刚只是见猎心喜,忘了这茬。苏白外人的身份确实无法学习日向家族家传体术,除非他能够入赘进来。 一想到这件事,日向日足心情突然就不美丽了。 …… 训练结束后,日向日足便直接离开了。 他毕竟是暗部忍者,随时都有可能接到任务,不可能在苏白身上占用太多时间。 苏白反倒没有着急离开,而是在树林当中转悠了几圈,简单考察了附近的地形。这里虽然距离木叶村有段距离,却也不算太远,周围没有人为的活动痕迹,很适合用来做训练场地。 如今苏白需要正式修行刀术,休息时间也可以扔几把苦无玩一玩。 与其浪费时间寻找其它地方,还不如直接利用这里,简单改造下就能用了。至于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火影科学家】最新更新章节〖第17章 你懂拳法〗地址https://www.xsdd.net/367/36743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