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二章 研判形势(2/2)

盛商号倒卖奉票获利最多,情节严重。于是查封天合盛,逮捕有关人员,公开发布告:‘据天合盛哈尔滨号执事人冯浚川、长春号执事人刘善庆、奉天号执事人李墨轩等供违令捣把属实,并自认各号统计,因倒把共赚钞票银元120作余万元、奉票300余万元。又据会元公钱铺经理李翼臣、执事人杨相廷等供违令倒把不讳,且查有侵蚀资本情事,综合各该犯倒把之所为,实属扰乱三省金融命脉,影响之钜,贻祸之甚,有不得不从严惩儆之势,当将以上各犯立予枪毙,以昭炯戒。’”

郑庆义:“向斋兄记忆力真好。把布告都记下来了。”

乔向斋:“这谁都知道的事,要说记吧,也就是这两天,我把旧报纸找出来看看。你知道为何?”

郑庆义:“这一定是跟我有关了。”

乔向斋:“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他们可是在钱钞交易所倒卖奉票。你卖了这么多,是不是也投机取巧别奉票?别怪我没提醒你呀。”

郑庆义:“说是也是,说不是也不是。一般卖货款够一定数额就去换。说不是,我可以用货款兑换。说是,这回是先卖,量大点,卯期长点。等我货款一到陆续买回。再说了,手里搂着奉票的铺子,那个没完蛋?早换了大洋的,都得着了。”

乔向斋:“勉强说得过去,张作霖虽被日本人害死了,可天下还是老张家的,别看啥易帜不易帜的,嘴上会气而已。翻脸说你是,你都没场说理去。”

郑庆义:“其实,人都明镜似的,试问,有钱庄的谁没倒几把?杀鸡给猴看。可惜,我当时没反过磨来。反过磨来,到时候的时候,我早这么干了。不过这一把我也整够过了。”

张东旭:“郑老寒把官家琢磨透了。可老百姓信官家,谁知道官家会坑他们呀。”

乔向斋:“是啊,商人图利,自古以来都是这样。钱币多了就有价差,有价差就有钱可赚。你说当年李墨轩他们是不是太冤屈了。”

郑庆义:“我常常琢磨这事,别说是李墨轩他们的事,就是当年曹老爷的富盛泉发的私帖,和奉票有啥不同?”

张东旭:“这还用琢磨,都一样,区别就是奉票是官帖。”

郑庆义:“就是说呀,不管官帖、私帖,都是为了补充银子不足。这里不光是不足的问题,曹老爷子手里根本就没有银子了。咋办?发私帖,到时候的时候,有银子再到他那儿兑换。”

乔向斋笑呵呵地说:“此话没错,别说曹老爷子,就你郑老寒签字的帖子,到我那儿准好使。”

郑庆义站起来,有些激动:“这个问题就出来了,为啥我签字的帖子到你那好使?”

乔向斋笑道:“你看寒山,上了感情了。我是看好你了。别说正规发的私贴,就是拿张纸写两字,到我那儿都好使。”

郑庆义敲一下桌子,兴奋地说:“就是这么回事!是你信任我。信任人多了,这私帖就流通使用了,到时候的时候,我不用拿银子,只需曹老爷子的私帖,就可以买东西。时间久了流通广泛了。还有就是,当我拿这私帖,到不好使的地场买东西,人家不收咋办,就得换银子。可到曹老爷子那儿远,想换还来不及。”

乔向斋接话说:“那你到我这儿换,可不一定给一两足银啊。”

'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关东粮王】最新更新章节〖第二二二章 研判形势〗地址https://www.xsdd.net/349/349806/7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