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秦氏药堂(2/2)

我再瞧瞧。”马继宇又把了把老人另一只手腕的脉搏。

风二蛋离得比较近,凝神运用灵气观察一下,不是很清楚,但可以感觉到老人脑部气血过于旺盛。

危险。

风二蛋心中一惊,同时那位老人忽然颤抖了一下,歪倒向一旁,侯老板急忙扶住。

“快,带我师父那边去。”

马继宇一下子跳起来,招呼两位打扫卫生的学徒,然后看了一眼风二蛋:“你是新来的吧,愣着干什么,快点帮忙啊。”

一位学徒手推着病床跑过来,风二蛋和另一位学徒把老人放在上面,马继宇领头,一群人风风火火向后堂冲去。

穿过一道门,是一个精致的小院,马继宇直奔靠墙的一个房间:“师父,快点救人,侯

老板的父亲忽然晕厥。”

门打开,几个人推着病人鱼贯而入。

里面很宽敞,除了一些针灸器材,还有一个书架。

一面墙上挂满旌旗,写着妙手回春,华佗在世之类的话。

旌旗下面,站着一位老人,面色红润,几缕胡须也是乌黑,六七十岁却很精神。

风二蛋瞄了一眼,这应该就是秦氏药堂的顶梁柱,秦海山,华东一带都小有名气。

见到病人,秦海山立即上前,搭了一下脉搏,观察一下眼球,手掌又在病人脑袋穴位按压几下。

风二蛋感觉秦海山手掌似乎有那么一丝丝灵气,原本一脸痛苦的病人立即安静一些。

“针。”

秦海山伸手,马继宇立即拿着一个针包过来,翻开,里面竟然是一溜银针。

取针,下针,秦海山动作很快,如行云流水,转眼间六根针扎进病人的身体不同部位。

风二蛋站在一旁观看,看来有两把刷子,银针运用娴熟,没有几十年功底做不到。

而且,下针时候,手掌那一丝灵气也会随着银针进入病人体内,迅速激发气血运行。

得气,是针灸的关键。

秦海山手掌上的灵气,当然不是像风二蛋这样传承来的,而是一个医师长期训练的结果,心领神会,这也是中医师越老医术往往越精湛的原因。

也可以说是功德积累。

九宫针。

六根针下去,依照气血运行走向,风二蛋立即明白这是一套古中医针法。

只是,第七根针,秦海山下得慢了一些,明显在计算。

第八根,更慢,秦海山额头见汗。

人体气血运行昼夜不停,而且是西医仪器观察不到的,只能根据前人总结的经验来判断。

高明的针灸,必须计算出人体气血运行的部位,及时下针,事半功倍,甚至立竿见影



病人发病急,计算起来时间紧,难免耗费心力。

风二蛋完全不同,他不用计算,可以直接感觉到病人气血运行情况。

下针啊,不然来不及了。他看着举针不动苦苦计算的秦海山,差点急得跳起来。

九宫针最后一针是关键,点睛之笔,也关系到疗效。

可是……秦海山手中的针在病人脑袋上比划几下,似乎不确定下在哪个部位。

他掌握的九宫针有点不全面,最后一针计算要和前面八针配合,异常复杂。

终于,秦海山咬了咬牙,脸色严肃,针扎向百会穴。

针刚要落下,风二蛋忍不住大声叫起来:“百会左旁开一寸。”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治病救人,稍有差错会要人命的。

尤其是急救,说命悬一针不为过。

叫声很急很肯定,秦海山下意识落针避开百会穴,落在风二蛋吆喝的部位。

“你他吗瞎嚷嚷什么。”马继宇看着风二蛋泼口大骂:“师父治病不能打搅,一点规矩都没有,滚出去。”

“我是为了救人。”风二蛋随口辩驳。

“你是谁的学徒。”马继宇见风二蛋顶嘴,立即寒着脸:“告诉你师父,你以后不用来了。,”

“谁稀罕。”风二蛋撇了撇嘴。

“安静。”

马继宇还想发火,秦海山抬手摆了摆。

房间内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几分钟后,床上的病人咳嗽了几声,缓缓睁开眼。

大家同时松一口气,侯老板对着秦海山竖了一下大拇指:“秦老爷子妙手回春,果然名不虚传。”

秦海山却没有理会,缓缓取下病人身上的针,挥了挥手:“出去吧。”

然后转向风二蛋,一脸认真:“这位小兄弟留下。”

“师父。”马继宇一脸不解。

“滚。”秦海山瞪了他一眼。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风月小村医】最新更新章节〖第十章秦氏药堂〗地址https://www.xsdd.net/313/313036/10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