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函谷(8/9)
她必然松松挽着长发,穿着半新不旧的袄子,笑眯眯道:“这辣椒还不够辣嘛!”
“殿下,那丫头……真的死了么?”
皇帝木然摇了摇头,并不愿说出一个“是”。
“老头子有一个法子,能知道她是不是走了。”老人踌躇道。
皇帝眼睛一亮,郑重道:“先生请说。”
“先前我告诉过殿下,韩姑娘体内的血凝一日不除,迷心蛊便一直有功效。”
皇帝唇角轻抿,是啊……青州府云榭台他们别后初见,她受尽他的凌辱,却默然承受。原来……那时迷心蛊一直在,只要她愿意,虽是能让他屈从己意。
可她再没有催动迷心蛊。
直到在函谷关下,她要他,亲手取她性命。
心神恍惚之时,却听厉先生道:“若是你血中犹有此蛊,那么韩姑娘便还活在这世上。若是没了……”
老人没有说完,却也不言而喻。
皇帝命人取来一枚银针和一只净瓷碗,亲手在食指上刺破小口,滴于碗内。
老先生全神贯注的取出药粉,洒入碗中,又静候片刻,举起细观。
等了很久,久到皇帝觉得这时光这么漫长,日晷大约都已走了半圈。
老先生放下了碗,唇角边是一抹苦涩的笑意。
皇帝只觉得自己的声音蓦然间哑了,竟不敢开口询问。
“陛下,须知生死有命。即便没有匈奴人,丫头身中剧毒,亦是熬不过一年。”
九月至今,这四个多月的时间,他不曾放弃,四处遣散了暗探去追寻她的下落,皆因坚信未见她尸体,她必然还活着。
“陛下,你身上迷心蛊已解。”老先生已不敢再看他的神色,“意味着,蛊主已亡。”
他却比老人想象得平静得多,只是命内侍送老人出去休息,独自一人坐在殿内,安静望向窗外大雪。
天空被撕破了一角,无数雪白蓬松的棉絮飞落而下。
景云进来之时,便见到这样一幕,皇帝的背影分明是挺直的,却又那样萧索,仿佛这天地间漫漫的白雪,皆落在了他身上。
“陛下……”他轻声唤道。
皇帝便循着声音回望一眼,眼神却是空落落的,仿佛什么都没看到。
“阿云,日后你找妻子,定然要找一个温顺听话的。”他的声音低沉悦耳,似是在和景云闲聊心事,“最重要的是,她绝不可骗你。”
景云心中涩然:“我知道。”
他唇角却浮起一丝模糊的笑,低声自言自语:“可你知道么,我宁可她还活着,骗我说死了,也不愿她如今这般……真的死了。朕这心里,就这么空荡荡出一块……”
永维元年四月,朝廷罢黜伪洮侯杨林,还权于韩家。
只是韩东澜年岁尚幼,皇帝留其在身边亲自抚养,最终派遣去洮地的朝廷大员,却让所有人惊讶——元皓行。
人人皆知元皓行是辅佐宁王登基的大功臣,匈奴入关之初,两人更是并肩抗敌,私交甚笃。绝没想到皇帝会把元皓行派去川洮任职。
临行之前,元皓行最后一次去太极殿见了皇帝。
彼时皇帝淡淡抬起眸子,“你该当知道,朕为何将川洮交给你。”
“臣知道。”元皓行微微弓腰,“七年之后,待韩东澜成年重回川洮,臣自然会交还他一片富庶之地,仪礼之邦。”
皇帝点了点头,不再看他一眼,示意他可以离开。
“陛下,临走之前,臣还有数件事启奏。”
“你说。”
“臣的族弟元丰佑,能识善断,性子秉直,臣想推举他为大理寺卿。”
“准了。”
“元家如今多妇孺,若是举家南迁,深恐他们体弱……”
“元家家眷留在京中,朕会照应着。”
元皓行爽然一笑:“如此,臣无他事了。”
他正欲离开,皇帝却叫住他,若有所思道:“元皓行,你可知朕为何不杀你么?”
元皓行毫无惧色,淡淡道:“臣也觉得古怪——陛下对臣,着实是宽容。”
周景华与冒曼之间的暗线,是他让人牵上的,至于韩维桑的所在,也是他令人告知周景华的——函谷关大战之时,元皓行留在陈县,看似什么都没做,却又将一切做绝了。
韩维桑一死,江载初再无弱点。
他所要的,便是这样一个冷酷、毫无缺陷的帝王。
他做到了。
真正到了这个时刻,他便是死,也已无憾。
皇帝目光重新落在折子上,意兴阑珊地挥了挥手,在他即将跨出大殿时,沉声道:“好好治理洮地——便算是你欠着她的吧。”
元皓行脚步顿了顿,回想起那个女孩,他们相处过一段时间,他觉得她沉郁却又聪敏,病弱却又美丽,只是偏偏不该,被帝王所牵挂。
元皓行仰头深吸一口气,极目远眺西南:“是了,臣欠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御繁华】最新更新章节〖第9章 函谷〗地址https://www.xsdd.net/308/308920/9_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