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九章 畅谈经济(1/2)

更新时间:2010-10-21

“印度?”裂祭微微一愣,深深的看着他,疑惑说道:“大哥准备投资印度市场?”

林敬之缓缓点了点头,沉声说道:“印度十亿人口,内需市场十分之大,如果做的成功收益将是惊人的,董事会有意向那边扩张。”这原本是林家的企业战略,但裂祭的博文广识却并不在自己之下,林敬之此时也想听一下裂祭的见解。

裂祭摇了摇头,低笑一声,眼中不屑的冷声道:“印度虽然是一个号称‘民族的样板’的国度,但在我眼里只是一个愚蠢又自大的傻帽。”

“哦?”林敬之心中一惊,没想到裂祭开头就是如此的评价,有些意外的看着他,疑惑的问道:“裂兄弟何出此言?”

裂祭丢给他一支烟,自己点燃,讪笑道:“印度这个国家的人民不仅自大而且自恋。记得2008年全球上映了一部《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全世界即震惊印度最大的城市孟买贫民窟的同时,印度自大的人民却十分震怒,将它的导演尼。博伊尔的肖像立于市街,所有人都在唾弃践踏,诅咒着这个男人刺痛了印度人民的尊严,因为他将亚洲最大的贫民窟暴露在了全球人的眼光中。”

“印度的政客也同样如此,不仅自大而且荒诞至极,在竞选时意气风发的说‘五年后让世界忘记上海,只谈论孟买’的豪言壮语,我不知道那些人是如何有底气敢于说出这样的话来的。放眼孟买,这不是一个大都市的壮丽城廓,而是一望无际的贫民窟,这个1400万人口的大城市,有百分之六十的人居住在里面,而达拉维这个亚洲最大的贫民窟,里面居住着100万人,暗无天日的窝棚里人均面积2—3平米,1400多人用一个厕所,几千人用一个水龙头,而且一天里供水只有三个小时。血汗劳动,童工奴隶,黑社会专横,这一切都发生在印度的经济,金融和文化中心,这个所谓的‘印度的上海’——孟买。”

林敬之听的心惊不已,平时的他很少关注印度这个神秘的国度,虽然近期因为企业扩张对印度这个国家有过了解,也知道印度的孟买有亚洲最大的贫民窟,但还是被裂祭的这一番话震惊了,这真的就是印度的经济,金融和文化中心?

裂祭的话并未完结,继续说道:“欧洲一些不值钱的评论更使印度的一些政客忘乎所以,让他们认为印度的制度是如何的完善,比中国的政治体系优越的多,却不知即使在过30年,孟买赶超上海仍旧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裂祭摇了摇头,似乎觉得十分的可笑,淡淡说道:“这个耕地面积比中国多百分之四十的国家,需要对外进口百分之60的粮食。印度全国居然只有一条高速公路,这是你能想象的吗,你能想象这个2009年gd世界排名第十一位的大国会是这个状况吗?”

裂祭侃侃而谈,表面上似乎在数落印度的不是,但林敬之却不以为然,眉头也皱了起来,一个国家的现状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政治体系的构成和政府的行事效率,裂祭并非虚有其表的数落,而是另有深意,所以林敬之问了这样一句话:“你是说印度的政治体系有着严重的问题?”

“没错。”裂祭沉声道:“政治是经济的前提,任何经济的发展都依靠着国家政策的养分滋润!”裂祭笑着说道:“我说一个事例,林大哥就会明白了。”

“什么?”林敬之饶有兴趣的问道。

“记得几年前印度搞了一个选举,连续五个阶段,耗时四周,动用了650万人工作人员,代表300个政党的4617位候选人,竞争7.14亿有资格选民的选票,在全国82.88万个投票站,使用136.84万个防作弊欺诈的电子表决器。哈哈,这就是一个所谓的庞大的‘民主’,一个政府的工作效率,我当时看了这则新闻之后只想放声大笑。”

“花了这么多成本和精力选出来的人,却与印度的文官体系不挂钩,所以一大堆的政治~斗争应运而生,而且他们的文官体系和当时的香港是一样的,不可裁员。这种民主选出的官僚和不可炒鱿鱼的制度导致这些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个体,而无法形成一个集团,这就造成了印度的“红包”文化,政治的**,你会发现中国的**和印度比起来是如此的微不足道。“

“它**到了什么程度,林大哥听了绝对叹为观止!”裂祭眼中闪过一丝戏谑,微笑着看着林敬之,“比如说投资建设一条高速公路,你需要找部门领导盖章批字,找完了a,b出来说话了,**了b,c又出来了,到最后你找了n个领导,结果却发现批文没下来,你包里的钱没有了。就是因为这种个体系统导致了印度的经济无法推上高速的轨道。”

裂祭顿了一会,吐出口烟雾,“我知道林大哥除了看中印度的市场之外,还看中了印度的廉价劳动力,但林大哥不要忽视了,这种和领导‘沟通’的成本将是没有底线的!”

“哈哈哈哈!”林敬之听完之后哈哈大笑,没想到印度会是这个情况,此时也对印度的市场失去了信心,这样一个官僚体系不要说办不成什么事,单是说印度的高速和铁路就决定了一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都市邪帝】最新更新章节〖第二零九章 畅谈经济〗地址https://www.xsdd.net/286/286016/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