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客栈(1/6)

唐奉道其实心里面并没有真的想要回到那个家,回到那个被江湖上人所畏惧,谈之变色的——渐月庄。

自从母亲去世之后,在渐月庄那里面,唐奉道感觉不到一丝半点的亲情与人间味道,这里就是一个以武至尚的小江湖,所有的人都把别人当作了竞争对手。表面上大家是兄弟,是同门师兄,见面还会乐呵呵躬身问好,虚情假意的套着客气话。

两人比武切磋,一方受伤了,或许另一人还会表现的及其内疚,宛如做了天大的错失一样。其实呢,心里面却是在对你无情的嘲讽讪笑。在渐月月庄里面,别人施以仁慈,那就是对你最大的侮辱和轻蔑。

只有强者才能够施以仁慈,那是对弱者的一种施舍。

对你怀揣着明显的嫉妒和恨意,那才是对你最大的赞赏,因为你比他厉害,比他强大,他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也追不上你,这样他才会对你产生了恨意,产生了又羡慕变质而成的妒忌。

这是最高的荣耀!

在渐月庄里面,你感受不到真情实意,所有人对你都是戴着一副面具,亦或者对你冷漠无视和仇妒。唐奉道实在是受不了,在这个家里面待着简直就像是淹在水里面一样,喘不上气来。

所以他逃了出来,趁着天下第一高手,也就是他的父亲,唐不贪闭关修炼的时候;大哥唐归心对此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想的是他也长大了,不能一直都躲在天下第一的羽翼之下,是时候要出去独自闯荡一番。一来是长长见识,二来是纠正从书中得来的那些道理,在这个世上,要自己掌握住力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有发声的机会。

唐归心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和打算,那是因为在整个渐月庄里面,只有唐奉道是另类,不习武却整日拿着四书五经,摇头晃脑地在哪儿读来读去。

小的时候,父亲唐不贪是从来不管他们几个兄弟姐妹的,唐归心身为大哥,自然肩负着培育几个兄弟姐妹的重大任务。

他们是武林世家,父亲更是江湖上百年不遇的高手,有天下第一的美誉,身为他们的子女,这武功自然是不能太弱了,否则如何在江湖上行走?如何在庄内立足?如何扞卫渐月庄的名声。

唐归心是一个慈爱的兄长,也是一个严厉凶枯的师傅,在教学武功的时候,从来不会心慈手软,不会念及亲情还是什么,对待唐奉道、唐杀心等人比外门弟子更加要求严格。

这样一来,唐归心的权威自小就种在了他们几个兄妹心中,是自父亲之下有一个不敢违逆的存在。

本来唐奉道是很喜欢这个大哥的,因为只有这个大哥是和他娘亲一样,真心带他的。唐奉道能从他的眼神和笑容中,感受到真情。

可问题就在于,唐奉道不喜欢习武,在学武的时候不用心,有反抗的情绪,因此没有少遭过唐归心的毒打。而且因为双方的观念不同,唐奉道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读书人,而唐归心则一心想要把他培养成一个武林高手,这样的对立面就导致了两人虽然心里面都没什么成见,但是面上却水火不容。

不过唐奉道出来之后,在遭遇了诸多的危险,数次都凭借着唐归心所传授的武功化险为夷,保住了一条性命,这心里面也是很感激小时候大哥对他的不心慈手软。若非如此,他岂有性命在?

但他心里面还是喜欢读书的,不太崇山以武力解决问题。这一次的江湖之行,他见识到了武学的重要性,但同时也见识到了江湖人的以武犯禁。仗着自身的武功高强,那就任意妄为的不在少数。

唐奉道觉得,弱小并不是过错,恃强凌弱才是最大的错。不会武功的人并不等同于就是弱小,就该受到会武功的人的欺负,而他们受到欺负也不是他们不学武功的错。

学不学武功是每个人的自由,这些没有学过武功,亦或者武功不精的人,也应该有一个大众的规矩来保护,有一个律条来限制武功高强的人。这样才是真正的正确。

并不是父亲和大哥他们所崇尚的武学至上。

但是这次为了尚司月,唐奉道还是选择了。他无故用了本来是给父亲唐不贪的一百万两银子,他必须要回去承担这个责任。否则他实在是不敢相信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他并不了解为何红梨园会和父亲有什么关联,为什么会每年往渐月庄运送两百万两如此巨大数量的银子。在他的印象中,父亲很少,几乎是没有走出过渐月庄。

唐不贪大多的时候,就是在闭关修炼武功。世上已经没有人能推测出他的功夫究竟有多厉害,已经有太多的不世高手败在了他的手上。这十年来,唐不贪只出手过两次,是震古烁今的两次显露武功,震撼了整个江湖。

自此之后就再也没人敢登上渐月庄的大门去挑战,只要是见到唐不贪本人,就已经被他的那股满溢而出的威慑力吓得动不了了。

在路上的时候,唐奉道没事儿就去找尚司月闲聊,借此培养感情。这一路上,尚司月就把自己的身世都说给了唐奉道听。

这一日天清气朗,难得的出了一会儿太阳。尚司月坐在马车外,晒着暖煦的阳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月明当空照】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三十二章 客栈〗地址https://www.xsdd.net/231/231734/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