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攻城战术全方略(1/2)
一万多人驻守一座镇子,其中只有五千余人是正规唐军。再看镇子的寨墙,分为内外两层,外层不过简单的栅栏,里面的寨墙土石结合,也就十米左右,远不如陇州城的城墙。
刘喜一拍胸脯:“那我就接下了!如果生擒李煜小儿……”
桑达密眼神一缩:他可没想过真能活捉李煜,如果真有这种机会的话,他不但能一战下关中,还能名震河西之地。到时候自己的那个兄长拉德,还敢和自己嚣张吗?陇西各州的豪强,肯定会扫地迎接自己……
看他不出声,刘喜又拍着胸脯保证三天内一定拿下葫芦镇。
一挥手,桑达密甩给他一只青铜令箭。这种令箭一共打造了九对,都在自己手下将领手中,调动各方兵马作战。把调兵令箭交给汉人,这还是第一次。
刘喜大喜,立即调动吐蕃军队,准备木头打造攻城车、云梯之类的简单攻城器械,同时四处抓拿汉人百姓,希望借他们之力运土至城下,甚至让他们打前锋冲击寨墙。
可惜得很,附近几十里内都找不到百姓,再远些的百姓也都躲进山里,甚至结寨自保。不少吐蕃兵反倒中了埋伏,死伤不少。
一夜过去,刘喜听着四面八方传来的消息,他忽然有了一种不妙之感:对方在如此短时间内已经坚壁清野,分明是守城经验丰富,怎么可能在如此简陋之地对抗蕃人?莫非有阴谋?
左想右想,他也找不出阴谋所在。唐军所在位置都一清二楚,根本不可能抽调出大批援军。附近的州县都被吐蕃人占领,百姓也逃离,哪儿还有援军?
左思右想放下心来,他开始调兵手下吐蕃军,举着藤盾、铁盾和木排,缓缓向葫芦镇最外侧的寨墙而去。这如同栅栏的寨墙,后面分明就是弓箭手。如果骑马攻击速度快,但伤亡也不会小。
刘喜知道自己是汉人,如果指挥吐蕃人伤亡过重,后果难以承受。因此,他将自己所带五千汉军混在吐蕃人中,借着夜色悄然摸向栅栏。
就在离栅栏不足百米之时,一道道火光冲天亮起,无数乱石飞滚,中间夹杂着枯草乱木,随着火箭一片片散落在人群中间,所有进攻者都暴露出来。
“冲!”刘喜曾经是守城将领,深知攻城之苦,一旦偷袭暴露,唯有向前打破僵局,否则今夜必然无功而返,明天的进攻会更麻烦!
嚎叫着的吐蕃人冲近五十米时,栅栏后面果然乱箭齐飞,射在手中的盾上发出砰砰的撞击声,不断有人惨叫着摔倒。但是,最后五十米的距离极快就冲到近前。就在众人准备推倒栅栏之时,忽然感觉脚下一软,瞬间无数人翻进了地下的壕沟里。
五米多宽的深沟有二米多深,里面是倒刺拒马,将数百吐蕃人和几十汉人刺透,惨叫声此起彼伏。忽然出现的深沟一下子把吐蕃人挡在外面,被弩箭一个个点着名。
“弓箭手还击!”不用刘喜在远处指挥,吐蕃人中也有千人长反应过来:论起射箭,吐蕃人对汉人水平不屑一顾!如此近距离,双方就较量一下箭术吧!
想得挺好,但射箭就要放下盾牌。就在吐蕃人放盾取弓的瞬间,栅栏内忽然站起一排排唐军士兵,手中弩弓齐射,并不断从身后拿过装好的神臂弓,一时间弩箭如雨,将数百个抛盾之人射成马蜂窝。
吐蕃人后退数十米,相互掩护在盾后装好弓箭,站起来正要射箭,却发现对面的唐军竟然又蹲了下去,乱石忽然从天而降,如天女散花,劈头盖脸地砸了下来。
“撤退!”刘喜让人鸣金,损了三千多人的吐蕃军满脸怒气,却无处发泄。桑达密脸色很难看:只是一层薄薄的栅栏,竟然被挡住了,还损失了三千多人,怎么弄的?
刘喜长叹一声:自己小瞧了对方的防守啊!这栅栏看似简单,但真正的杀人手段却都潜伏起来了!比如那些唐军都在后面的壕沟之中,上面覆盖着板、沙,走到近前都不一定发现!还有那些抛石车,竟然在葫芦镇之内,居然能射这么远!
关中还有八牛弩之类的强弩,要是唐军都运来的话……他忽然又摇头起来,八牛弩是守城利器不假,但那东西极沉重,长途极难运输。
正想着,弘经法师一脸淡然,但说出的话却充满冷意:“还有一天半啊!”
刘喜脸色一变:是啊,还有一天半时间,如何能攻下葫芦镇?自己太大意了,居然让这个老和尚给绕进去了!
桑达密拍手:“刘将军不必在意时间,五天攻下也可!”
刘喜咬咬牙:“李煜军中必然有擅长守城之辈。如果想攻克此镇,想取巧是不行的。最原始的攻城就是聚沙成塔。先冲破外城栅栏,然后用弓箭射住城头,士兵用牛皮蒙头背着沙袋填平护城河,再用木、沙石之害的在一角堆土直抵城墙。虽然缓慢却没有办法破解……”
桑达密听得明白,心头却在算计:这种办法至少要三天时间才能攻到城头,伤亡绝不会小。但城内只有五千正规军,自己混进去了二百余勇士,一旦攻城开始,他们鼓动百姓逃出城来,到时候里应外合,小小的葫芦镇就是李煜葬身之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南唐新世】最新更新章节〖第732章 攻城战术全方略〗地址https://www.xsdd.net/2/2349/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