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北方之王(1/2)

杨永泰刚出了陈起的办公室马上就去了机场,他必须赶回去向蒋志清当面汇报。?:“慢慢喝点茶再说!”

老大如此礼贤下士,做小弟当然得上路。杨永泰感激涕零地说道:“委员长,陈起要当北方之王了!”

对于这个蒋志清的幕僚们早就有这方面的预计,蒋志清轻轻地问道:“他要河北省?”

杨永泰点头说道:“他要河北省和甘肃省,不过新疆也会被他囊括进自己的腰包。”

蒋志清对于陈起吞并河北还是有心理准备的,可是现在陈起的手竟然同时伸进了西北这让他十分费解。何应钦见蒋志清有些疑惑就说道:“陈起谋取河北是为了下次中日大战谋取更大的回旋空间,夺取甘肃更多的是为了新疆和经济上的原因。

此外苏联人的手已经伸进了新疆,张培武的电报内容属实。陈起已经获得了盛世才和苏联人签订秘密协定。陈起的修建的铁路就是为了进疆准备的,控制甘肃就是防住新疆部队的后路被掐断。”

戴笠从人群里走出来说道:“特务处只能从知情人口中知道秘密协定的大致内容,无法获得双方签订的正式文本。但是苏联军队的确多次越过边境线协助盛世才收拾异己。”

蒋志清沉吟许久问道:“他会和苏联人发生冲突吗?”

何应钦肯定地说道:“陈起的救**一定会和苏联人冲突的。救**上下都弥漫着浓烈的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饱受爱国教育的军队一定不会容忍苏联人在自己的国土上横行。陈起即使不想和苏联人冲突,他的军队也会和苏联人发生冲突。这或许就爱国教育的副产品吧!”

蒋志清疑惑地问道:“难道他们的军队中就没有苏联的支持者?没有被社工党给渗透?”

何应钦说道:“苏联的同情者和社工党的渗透肯定是有的。但是他们和我们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不去禁止人们讨论社会主义,而是鼓励人们更多更详细的去研究社会主义。陈起认为事务只有被人充分了解了,人们才会做出正确的选择。他甚至派出大量的苏联同情者和农民出身的知识分子悄悄地考察苏联的工业农业经济政策,结果很多人一回国后放弃了自己原有信仰。只有少部分人继续信仰原来的信仰,但是他们已经开始怀疑苏联道路的正确性。所以救**中被社工党渗透的程度最低,他们可以说是一群民族主义者组成的军队。”

蒋志清在屋里慢慢地转了两圈说道:“我们可以办河北省给他们,但是甘肃省主席的位置必须留下。甘肃省保安司令就让给他们吧!他的军队就沿着铁路沿线布防,兰州以东驻扎中央军。”

何应钦点头说道:“西北的马鸿逵和马步芳等人已经被陈起给吓住了,根本就不能对陈起占据甘肃起到任何阻碍作用。中央即使不想放手也无法阻止救**控制甘肃。河北已经快被陈起吞进去,宋哲元和东北军诸将已经在往南撤退。陈起仅仅出动了一个军就把三十余万的东北军和西北军联军给逼的节节败退。”

蒋志清摇头说道:“从此以后东北军和西北军就再也不存在了,我们必须整编这些军队使其中央军化。”

杨永泰问道:“他们如果不同意怎么办?”

蒋志清面目狰狞的说道:“不同意就没有必要存在了!中央付出了如此大的代价,我们能够从陈起那里获得什么?”

杨永泰说道:“陈起计划北方每年付给中央两亿元的财政收入,其余中央不得插手。”

蒋志清摇头说:“这还不够,我们需要他们给我们更多的武器装备。”

何应钦说道:“以前绥远、察哈尔、宁夏三省税收折抵成了三个标准德国陆军师装备。中央允许他们在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和安徽五省开采矿石收益变现成的三个标准德国陆军师装备。再加上每年我们以粮食从他们那里换取的一个师装备。我们每年可以武装起七个德国师。我想如果每年付给我们两亿的财政收入,他们不会再交付给我们这么多的武器装备。”

蒋志清问道:“北方几省每年上缴中央财政收入是多少?”

孔祥熙直接说道:“一亿四千七百万元。或许他们连海关收入也算进去了!”

蒋志清问道:“河北海关收入是多少?”

孔祥熙说道:“三千二百万,这还是这几年救**大量进口工业设备才会涨到这么多。”

蒋志清直接说道:“畅卿,你继续和陈起谈谈。每年两亿四千万财政收入再加上五个标准德国陆军师装备。”

杨永泰迟疑地说道:“委员长,救**一定不会同意。这样算起来救**每年付出进四亿,这已经超过了南方十几个省收入。”

蒋志清皱皱眉头说道:“不要称救**了,国家不需要这样的军阀来救。将他们的军队改编为北疆边防军吧!”

何应钦点头说:“我马上就给他们下令。”

蒋志清转身对杨永泰说道:“我们的底线是两个亿财政收入和两个师的装备。其它能够争取多少就多争取一些吧!中央目前财政困难,只能如此了。”

何应钦说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的二战】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七十四章北方之王〗地址https://www.xsdd.net/192/192792/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