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志士血(2/2)

下哗然,士林不耻。谭嗣同愤而于家乡结社,倡导新学,呼号变法,受到三湘士林的拥戴。谭祖安以束发之龄前往浏阳聆听谭嗣同的讲座,受其影响极大。

谭祖安虽未成为谭嗣同的入室弟子,却有着不一般的师生之谊。光绪二十三年,谭嗣同在长沙办“时务学堂”,客居谭钟麟府上,谭祖安随侍左右,二人友情愈加深厚。

一年后,谭嗣同因变法失败被捕,谭祖安曾求告父亲谭钟麟设法营救,但谭钟麟知道其中的厉害关系,哪里敢以身家性命去保“乱党”。

谭嗣同被判斩立决的消息传到三湘大地,谭祖安连呼“国失栋梁,天下之哀!”不顾父亲阻挠,立刻动身赶往京城,接谭公回乡安葬。

谭祖安日夜兼程,到了京城,发现一切都已归于平静,连到街巷打听义士遗体的去向,也无人敢应声。偌大的大清国,除了维新志士发出的那几声呐喊,一片哑寂。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谭祖安立于菜市口,目视行尸走肉般的百姓,想到了《道德经》里的这段话,怆然泪下。

谭祖安怀着无比的悲痛和绝望,于夜间悄悄地去城墙下哭了一场,并于城墙上留下谭嗣同幼年作的联句:“惟将侠气流天地,别有狂名自古今”。

远处站着一人,在清冷的月光下注视着这个孤单的少年,那人便是大刀王五王正谊。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山河拭】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十一章 志士血〗地址https://www.xsdd.net/187/187739/23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