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社火之空前团结(1/2)

这年春节凤龙庄的社火,在天佑的牵头组织下,在董耀祖等老辈儿人的倾力支持下,从正月初九社火置办妥当开始耍起,一直耍到了正月十七才结束,仅在正月十三“杨公忌”的日子歇息了一晚上。

头晚社火队先去绣针山的龙王庙,在龙王庙的大殿前美美地一套一套耍了一场,表达全庄人对龙王爷的崇敬之情,感谢龙王爷对地里雨水的照顾,祈求来年继续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那天傍晚,全庄人怀着激动的心情,早早地吃过饭,全部集结到官摊子上来。

大家按照各自分工,有人忙着烤鼓皮敲家什,有人忙着添清油点捻子,有人忙着画脸谱戴胡子,有人忙着扎头巾绑马灯,有人忙着举大旗扛大伞,有人忙着紧丝弦校乐器。

夜幕刚刚降临,一切准备就绪,便开始排队出发。官摊子上霎时锣鼓喧天,号角长鸣,炮声动地,场面喧嚣。

董耀祖和当年他大一样,走在社火队的最前面。

他带领着社火队首先在官摊子上转了几圈,其意是告知众人社火要起身了。然后又在山神土地庙前烧了香祃,其意是告知山神土地爷本庄社火要出庄去耍了。随后,社火队浩浩荡荡地向绣针山出发。

董耀祖的身后并排两杆旗,撑旗的人各吹一把铜号为社火队开路。

后面是两个手执长鞭的领马人带领的哨声不断的跑马队,依次是举着八把虎头灯、两排伞灯、八个蜡花灯的人,后面跟着载蜡花舞的旦娃子、老烟锅和老妖婆、船姑娘和老艄公、唱秧歌的小后生、舞动红灯笼的驯狮人和活蹦乱跳的两只麻皮狮子、敲锣打鼓的锣鼓队员、吹拉弹唱的老把式和专门为社火队服务的人员。

一路上号声悠远,锣鼓阵阵,灯火绵延,吸引来了徐家庄、杨家庄和白家庄的不少人。他们一起加入到了社火的队伍中来,狭窄的山路上顿时人挤着人,热闹非凡。

他们随着有节奏的鼓点,一起唱起了社火行进曲——《小姐姐》,就听见茫茫夜里、天地之间喊声连天,激荡地众人恨不得扯破了嗓子去喊,才觉得心里更加痛快舒畅。

进了绣针山龙王庙所在的大堡子后,铜号、哨子歇息消声,只有锣鼓继续有节奏地敲打。在董耀祖的带领下,两只狮子在大殿前匍匐作地,全体社火队成员单腿跪地,向龙王爷烧祃行礼。

礼毕,众人的呼喊声和号角哨子声一时齐发,社火队在两杆旗子的带领下,分成两路纵队开始跑场。

在激越的鼓点中,所有的人小步前跑,组成二龙戏珠的图形,场面蔚为壮观。

这时候锣鼓喧天,前来看热闹的人层层叠叠,拥挤不堪,欢乐喜庆之气弥漫于庙宇之间。

场子跑开后,旗与伞灯停下不动,其他人则散开围成一个大圆圈。其他角色退场,马灯首先入场。马灯跑完以后,鼓乐全部停奏,秧歌队上场清唱。

举鹏和举程领着两个旦娃子唱了一曲《十盏灯》,表达对古代先贤的追思。秧歌结束,丑角子表演开始。存德和天佑表演了一场《十二月歌》,表达对丰年的希冀。

丑角子退场后,吹拉弹唱班子人员坐稳,小曲清唱开始。

舞蜡花的旦娃子鱼贯入场,老烟锅和老妖婆也入场献丑,督促旦娃子用心载舞。正德这次唱了一曲《太平年》,传达出对太平年景的渴盼,博得了围观者的阵阵掌声。

小曲唱罢,便开始舞旱船。汤大山扮演的船姐儿和汤没话扮演的老艄公入场,舞唱了一曲《旱船曲儿》。曲罢,就开始舞狮子。

汤三娃几个人舞动的两只狮子耍地非常出彩,让人大饱眼福,也令众人惊叹。狮子舞完,社火队又在大殿前化表行礼,然后依次退出堡子。

至此,整场社火结束。和来的时候一样,他们继续敲锣打鼓齐唱着《小姐姐》的调调返回到了凤龙庄。

平襄有个乡俗,凡是庄里置办了社火,必须要到周围各庄去耍,一来是为了联络与各庄的感情,欢度春节,二来意在驱邪赶瘟,祈求平安。

第二天,天佑和汤大山俩人,持了写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官赐福、牛羊满圈等字样的红贴,去徐家庄各家各户下帖子传社火。凡是接了红贴的人家,意即表示愿意承接社火。

徐家庄是大庄,人户较多。徐家庄亦是多年未迎接过社火了,几乎家家户户都承接了红贴。

当天晚上,凤龙庄的社火在徐家庄各家一直耍到天色微明才耍完,人人瞌睡不已。回庄后放下家什,各人回家倒头就睡。

第三晚社火队去了杨家庄耍,第四晚又去了白家庄耍。

第五天刚好是正月十三“杨公忌日”。“杨公忌日”又称为”杨公十三忌”,世传为唐代风水宗师杨筠松所订定。

这十三个忌日分别是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七月廿九、八月廿七、九月廿五、十月廿三、十一月廿一、十二月十九。

这十三个日子决不能被选来做为开张、动工、嫁娶、签订合同等等。有词曰:

“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凤龙庄】最新更新章节〖第九十八章 社火之空前团结〗地址https://www.xsdd.net/175/17545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