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常德和尚(1/2)

那一扇木门,就像是两个世界的分界线,门外,阳光像一缕缕薄纱,笼罩着世界,而门内,则是浓重的佛香和一盏盏摇曳的烛光统治的世界。魏卓然左脚缓缓的跨过门槛,轻轻的落下,然后是右脚,原本一个简单的动作,魏卓然却做得缓慢而虔诚。丈室不大,十几个平方而已,正对门的位置,有一个法台,上面端坐着一个老人,老人一身坏色袈裟,头颅微低,双手拇指相对其余四指相叠,放于腿上,远远看去,倒像是一尊泥胎罗汉。老人的头微微低着,丈室里的光线又昏暗异常,魏卓然看不清老人的脸,也看不出老人的年龄,他就像一块石头一样一动不动,甚至感觉不到他的呼吸。

这应该就是南山灵应寺的方丈大师了。魏卓然心想到。佛门中人,魏卓然接触过许多,现在的大和尚们,有些更像是大企业的董事长,有些更像是政府的官员,有些,则更像是精明的商人,而眼前的这位老人,却让魏卓然不由得心生敬畏,转而心生欢喜。这本应该是佛法和高僧应该带给人的感觉,可惜这样的感觉,越来越少了。

魏卓然在木门向内两步的位置,恭敬站立,双手合十,深鞠一躬,说道。

“大和尚在上,在家人魏卓然,这厢顶礼膜拜!”

法台上的老人,缓缓抬起头来,魏卓然此时也刚好挺直身体,两人在隔着四五步的位置,四目相对。看到老人面容的魏卓然,不由得一惊。

那是一张圆润,没有一丝皱纹的脸,但雪白的胡须告诉魏卓然,眼前的这位老人年龄应该在八十上下,可这耄耋之年的老人,让魏卓然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鹤发童颜。老和尚有一双铜铃般的眼睛,眼睛清亮的像刚出生的孩子,那眼神里,似乎透着慈悲,但又不只是慈悲。似乎透着*,但又不仅仅是*。那是一种无法名状的眼神,魏卓然盯着那眼神,心生的,也不止是欢喜。那如悬胆一般的鼻子,鼻头饱满,一吸一纳之间,有多少智慧,飘散在这十几平米的丈室里。一双耳朵的耳垂就像画中的释迦摩尼一样,它一定听闻过无数真正的经典,那一句句人间的智慧,全部由此而入,进而种于心田。那红润的嘴唇,嘴角微翘,唇上似乎没有一丝皱纹。从这样的嘴里,说出的都应该是普度迷航的只字片语,字字重若千钧,为有缘人化开前方的迷障,带领他们到那传说中的彼岸。那鼻下和下巴的三缕白髯,如蚕丝一般的雪白和透亮。如果没有他们,眼前的这个和尚,给人的感觉,绝对超不过三十五岁。

那一身坏色袈裟,又好像是传世文物一般,不知经历了多少代的传承,才穿在了眼前这个和尚身上。魏卓然突然想到了禅宗五祖弘忍传衣钵于六祖慧能时给他的那件袈裟,魏卓然此时居然笃定,眼前的这件袈裟,就是当年那个“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慧能,所接的那件。这简直是太神奇了。魏卓然站在原地,竟不知所措起来。

老和尚看魏卓然盯着自己出神,微微一笑,缓缓说道。

“魏施主,请坐下说话。”

魏卓然这时才发现自己的失礼,连忙合十鞠躬道。

“大和尚法相*,俗人竟不知所措了,失礼失礼。”

“魏施主过誉了。只是一皮囊,何来*。魏施主请坐。”

老和尚左手一摆,指着左边的蒲团说道。

魏卓然连忙端坐于蒲团之上。像是当年释迦摩尼座下的须菩提一样,准备开始聆听世尊的教诲。

“魏施主,今日光临寒寺,可有所求?”

魏卓然没想到老和尚会单刀直入直奔主题,他心中准备的佛家经典,竟一时间派不上任何用场。面对老和尚的直接,魏卓然不准备直来直去,他的聪明和桀骜,又一次在这个空间里,神奇的发酵了起来。

“大和尚,还没请问法号?”

“老衲法号常德。”

“常德大和尚在上,俗人魏卓然有礼了!”

魏卓然再次合十顶礼,常德和尚含笑合十,算是还礼。

“魏施主,你不好奇,为何老衲认识你?”

“大和尚既然认识在下,一定事出有因,在下还等大和尚道出原委。”

“魏施主,进门前您的偈语,可还记得?”

“当然记得。一念不起明上座,一心不乱水老鹤。何来不解生灭法,无善无恶无他我。”

“魏施主根器十足,佛缘深厚,岂不知凡人怕果,菩萨怕因?今日魏施主坐于此处,是果还是因?”

常德和尚此语一出,魏卓然觉得眼前的这个和尚,一定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来到此处,此人是敌是友?此人与钜子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魏卓然的内心不断盘算着,但是无奈信息不足,根本判断不了。于是魏卓然准备继续采用迂回战术。

“大和尚过誉了,在下此次前来,只因慕灵应寺之历史,前来一观罢了。大和尚所说之因果,在下实在不知如何回答了。”

“魏施主,实不相瞒,老衲本不认识你,但有一位故友,却与你有一段缘,至于是善缘还是恶缘,就看魏施主如何看了。”

一位故友?善缘恶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生者如斯】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二十九章 常德和尚〗地址https://www.xsdd.net/1/1953/129.html